[发明专利]导热管、转子及旋转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2115.3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3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北原贵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H02K1/32;H02K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 转子 旋转 电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较强的离心力发挥作用的环境中有效地实施冷却的导热管、转子及旋转电机。转子(4)具备:转子铁芯(41);磁体(43),其沿转子铁芯(41)的中心轴的轴向配置;以及导热管(6),其绕转子铁芯(41)的中心轴配置,导热管(6)具有:工作液,其设置于导热管(6)的内部空间,通过蒸发和冷凝而使热移动;被加热部(62),其以相对于中心轴平行的方式延伸,从磁体(43)受热而被加热;以及被冷却部(61),其配置于被加热部(62)的长边方向上的一侧而被冷却,被冷却部(61)以在从被加热部(62)的长边方向上的一侧朝向被加热部(62)的长边方向上的另一侧的方向上远离转子铁芯(41)的中心轴的方式倾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热管、转子及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以往,一直使用旋转电机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在旋转电机中,通过向线圈供给电流,而在定子铁芯形成磁场,在转子的永磁体与定子铁芯之间产生磁吸引力、磁排斥力。由此,转子相对于定子旋转。
已知永磁体由于因涡流所致的发热、从线圈受热等而温度上升。在温度高于规定温度时,永磁体有时会出现磁力降低。因此,提出各种用于冷却永磁体的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7-124805号公报中记载了如下马达冷却构造,具备:热循环装置(导热管),其跨从转子的内部至马达的与输出相反一侧而设置;和散热单元,其设置于马达的与输出相反一侧,用于对由热循环装置传递的热进行散热。根据日本特开2007-124805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公开了如下内容:因在转子内部设置的热循环装置和散热单元的作用,使得在转子部分产生的热直接被吸收,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转子的温度上升。
在日本特表2008-511271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传动装置,具备:定子铁芯,其含有软磁性复合材料;绕组,其形成于定子铁芯的极上;以及导热管,其埋入于定子铁芯内。根据日本特表2008-511271号公报所述的技术,公开了如下内容:通过在定子铁芯的中心或定子铁芯与绕组之间的凹陷状边界层设置导热管,能够使定子铁芯和励磁绕组维持在所希望的温度。
然而,在上述日本特开2007-124805号公报和日本特表2008-511271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中,由于使用以毛细管现象为工作原理的导热管,因此在导热管受到较强的离心力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有效地进行冷却。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在提供能够在较强的离心力发挥作用的环境中有效地实施冷却的导热管、转子以及旋转电机这一点上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较强的离心力发挥作用的环境中有效地实施冷却的导热管、转子以及旋转电机。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导热管是绕旋转体的中心轴而配置的导热管,具备:工作液,其设置于所述导热管的内部空间,通过蒸发和冷凝而使热移动;被加热部,其以相对于所述中心轴平行的方式延伸,从所述旋转体所具有的发热体受热而被加热;以及被冷却部,其配置于所述被加热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一侧而被冷却,所述被冷却部以在从所述被加热部的所述长边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朝向所述被加热部的所述长边方向上的另一侧的方向上远离所述旋转体的所述中心轴的方式倾斜。
(2)可以是,所述导热管具备膜体,所述膜体跨所述被加热部和所述被冷却部而设置,将所述内部空间分割为供所述工作液存在的第一空间和供工作液蒸气存在的第二空间,能够进行气液分离,所述膜体以从所述一侧朝向所述另一侧而远离所述旋转体的所述中心轴的方式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21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交换器热管封套
- 下一篇:一种高温碱金属热管热态灌装回路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