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水体修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2318.2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8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吴爱兵;刘大康;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爱兵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生态水体 修复装置 支撑座 固接 转轴 电机 修复单元 制氧单元 浮阀 水体 生态修复技术 水体修复装置 修复 电机输出 有效区域 控制器 输出端 穿过 | ||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说的是一种生态水体修复装置,包括电机、壳体、支撑座和控制器;所述壳体与支撑座的底部固接,电机位于壳体的内部,电机的输出端从壳体和支撑座内穿过后与转轴固接,转轴远离电机输出端的一端固接有浮阀;所述转轴的的两侧设有修复单元;所述浮阀的上方设有制氧单元;本发明通过设计修复单元和制氧单元,使得水体修复装置修复水体的有效区域大大增加,提高了生态水体修复装置修复水体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说的是一种生态水体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比如砍伐的森林要种植上,退耕还林让动物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这样生态系统得到了更好的恢复,称为“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客户来源主要是政府、大型矿、水、油类企业,详见《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作为国内刚刚起步的朝阳行业,具有投资门槛较低、见效快、行业成本与收入波动性小、行业集中率低、税务审核机制宽松、持续盈利能力较强等的特点,尤其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广大、资金投入有限的实际,其工程毛利也高于园林绿化行业,在城市中,由于建筑和铺装的大量建设,使得城市中心的绿地越来越少,影响了自然生态的平衡。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水利管道支撑连接机构,如申请号为201711016826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漂浮板,所述漂浮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漂浮气囊,所述漂浮板的底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修复箱,所述漂浮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药液箱,所述药液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量控制装置,所述漂浮板顶部的左侧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漂浮板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防水罩,并且防水罩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漂浮板且延伸至漂浮板的底部。
该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水体生态修复装置,能对水体进行修复,但是该装置中修复箱灵活性差,活动范围有限,大大降低了水体修复的速率,同时氧气并不能及时的溶解于水中,提高修复剂中好氧菌的活性,也不能通过氧气来提高水体修复的速率,使得该技术方案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体生态修复装置灵活性差、活动范围有限以及氧气的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态水体修复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生态水体修复装置,包括电机、壳体、支撑座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生态水体修复装置工作;所述壳体与支撑座的底部固接,电机位于壳体的内部,电机的输出端从壳体和支撑座内穿过后与转轴固接,转轴远离电机输出端的一端固接有浮阀;所述浮阀的下方均匀位于水体内;所述转轴的的两侧设有修复单元,修复单元用于对水体进行修复;所述修复单元包括一组修复板,修复板以转轴的竖直中心线为基准对称设置,修复板与转轴固接,修复板内开设有半腰型空腔,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修复板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有修复箱,连杆与修复板滑动连接,修复板远离转轴的一侧上方设有排气口,修复箱内放置有用于修复水体的修复剂;所述修复箱与转轴之间设有生物膜,生物膜用于辅助修复单元对水体进行修复;所述电机转动时修复板转动,修复板转动时带动修复箱转动,所述浮阀的上方设有制氧单元,制氧单元用于快速制造氧气以及压缩氧气以提高修复单元的工作效率;本发明通过设计修复单元和制氧单元,使得水体修复装置修复水体的有效区域大大增加,提高了生态水体修复装置修复水体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爱兵,未经吴爱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23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