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OF炉立柱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2652.8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7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钢集团襄阳重型装备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4 | 分类号: | C21D9/54 |
代理公司: |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 代理人: | 彭成 |
地址: | 441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of 立柱 | ||
本发明公开一种ROF炉立柱,包括中空柱体,中空柱体顶部设有接触盘,接触盘底部与中空柱体侧壁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接触盘的外径大于中空柱体的外径;接触盘顶部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凹槽,沿径向间隔设有多个连接槽;同一圆周上为1道,接触盘顶部设有多道,且每道内设有至少2个凹槽;每个连接槽都连通每道上的凹槽。利用接触盘使得立柱与炉底板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炉底板的变形量在相同翻板周期下,变形量减小到4~5mm;相同变形量下,翻板周期延长到66天;硅钢卷瓢曲、滑痕等缺陷率由3%减少到2%。有效提高了硅钢卷质量,降低了作业强度。保护气体通过连接槽和凹槽循环,使得其能够更好的获得热交换,受热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形退火炉中用于支撑承载炉底板的立柱。
背景技术
ROF炉(环形退火炉)立柱是在ROF炉中放置在炉台上,用于支撑承载着硅钢卷的炉底板,对硅钢卷进行高温退火处理的一个重要设备。目前所使用的立柱为中空圆柱形,为ROF炉引进时的原始结构。
承载着硅钢卷的炉底板在ROF炉中进行高温退火,在高温的作用下炉底板受重力的作用产生变形,炉底板的变形是硅钢卷边缘产生瓢曲和滑痕等缺陷的主要原因。由于现有立柱的结构造成了立柱与炉底板的接触面积较小,对炉底板的支撑作用有限,使得要经常性的将炉底板进行翻板使用,以降低硅钢卷产生缺陷的可能。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从炉底板的结构、形状、材质等方面进行研宄来提升炉底板使用性能,并在解决炉底板径向裂纹的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由于炉底板变形所产生的硅钢卷缺陷的问题。中国专利“退火炉中炉底板的垫板”,授权公告号CN 2394174Y,授权公告日2000年8月30 日,提出了一种通过在炉底板上增设厚度为20~60mm的圆形金属板,缓解炉底板变形对钢卷压印与边浪的影响,均化钢卷对炉底板的压应力,这种方法相当于增加了炉底板厚度,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炉底板变形的问题,但仍然存在炉底板与支柱之间受力面积小带来的厚度方向上的变形问题。中国专利“退火炉炉底板支柱”,授权公告号CN 206015028 U,授权公告日2017.03.15,公开公开了一种采用Y型结构的立柱,立柱顶面设有环状沟和连通沟槽。但是这种方案,受限立柱难以安装起吊,其次过于笨重,应力集中,立柱本身的强度在高温下难以维持。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立柱与炉底板接触面积,解决硅钢卷瓢曲、滑痕等缺陷的ROF炉立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的ROF炉立柱,包括中空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柱体顶部设有接触盘,所述接触盘底部与中空柱体侧壁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所述接触盘的外径大于中空柱体的外径;所述接触盘顶部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凹槽,沿径向间隔设有多个连接槽;同一圆周上为1道,接触盘顶部设有多道,且每道内设有至少2个凹槽;每个所述连接槽都连通每道上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凹槽水平方向的截面为波浪形,且相邻的波峰和波谷之间圆滑过渡,且过渡点的连线为一与中空柱体同心的圆弧。
优选的,所述凹槽竖直方向的截面为矩形或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接触盘侧壁间隔设有多个吊耳。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吊耳位于所述加强筋的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接触盘与炉底板接触,支撑炉底板;中空柱体在接触盘下方,将立柱放置在ROF炉中;加强筋连接着接触盘和柱体,加大接触盘的支撑效果;吊耳用于立柱的吊运。利用接触盘使得立柱与炉底板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与原立柱相比接触面增大150%;炉底板的变形量在相同翻板周期(20 天)下,变形量由原9~10mm减小到4~5mm;相同变形量下(10mm),翻板周期由原26天延长到66天;硅钢卷瓢曲、滑痕等缺陷率由3%减少到2%。有效提高了硅钢卷质量,降低了作业强度。保护气体通过连接槽和凹槽循环,使得其能够更好的获得热交换,受热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钢集团襄阳重型装备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武钢集团襄阳重型装备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26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图像处理的焊后焊缝冲击方法
- 下一篇:超薄纳米晶带材多级热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