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长防汛管袋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2714.5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3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东;陈琼;鄢俊;陆正明;丁绿芳;刘永辰;严潮;刘子栋;魏媛媛;芦曦;顾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迪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B65D30/04;B65D30/08;B65D3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汪浩 |
地址: | 243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长防汛管袋 单元连接 内袋 套筒 防汛 袖口 套接 抢险 长度延伸 外袋内部 消防水带 重要设施 防汛袋 管袋 口部 外袋 叠加 堤坝 铺设 贯穿 城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防汛管袋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防汛袋领域。一种超长防汛管袋,包括有外袋、内袋、单元连接套筒,外袋内部套接有内袋,单元连接套筒上设置有袖口,相邻超长防汛管袋通过单元连接套筒套接,内袋口部贯穿于单元连接套筒上的袖口,内袋内部布设有消防水带;结合一种超长防汛管袋的使用方法,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堤坝顶部或城区重要设施周围铺设超长防汛管袋,为防汛抢险争取宝贵的时间,同时能进行超长防防汛管袋的长度延伸和高度叠加,提高防汛抢险工作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汛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长防汛管袋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现有堤防在汛期超过设计洪水位作用时,容易产生漫溢浪坎险情,从而引起洪水漫过堤防顶部,直接威胁堤坝下游的人民生命财产和堤坝自身安全,城市内涝现象多发,一旦受灾,损失严重。所以对该险情进行及时抢护,抑制险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漫溢浪坎险情抢护主要是构筑子堤,传统方式有土料子堤施工、土袋子堤施工、防浪墙防护和木板捆筑子堤,但是施工慢,效率低下,稳定性差,不可以重复使用以及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漫溢浪坎险情抢护过程缓慢且传统子堤抢护效率低而提出的一种超长防汛管袋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长防汛管袋,包括有外袋、内袋、单元连接套筒和袖口,所述外袋内部中端设置有隔舱,所述外袋内部位于隔舱两侧套接有内袋,所述单元连接套筒上设置有袖口,相邻超长防汛管袋通过单元连接套筒套接,内袋口部贯穿于单元连接套筒上的袖口,所述内袋内部布设有消防水带。
优选地,所述外袋采用高强编织或机织土工布,所述高强编织或机织土工布材料选自聚丙烯、聚乙烯或PVC材质。
优选地,所述内袋一般设置有两组,也可以设置一组或三组及以上,所述内袋平行套接于外袋中,所述内袋采用不透水材料,所述不透水材料采用结晶热塑性材料,所述结晶热塑性材料选自聚乙烯或PVC材质。
优选地,所述超长防汛管袋的单个袋体长度一般在100米之内,长度也可以根据需求任意定制;所述超长防汛管袋的单层袋体最大挡水高度为2.0米,所述超长防汛管袋的袋体采用金字塔式逐级叠加最大挡水高度为4.0米。
一种超长防汛管袋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的超长防汛管袋,所述方法包括有:
S1、快速包装好超长防汛管袋和所需配套备件,运输到堤坝顶部或城区重要设施周围的出现漫溢浪坎险情地点,进行现场堤坝杂物清理,铺设超长防汛管袋;
S2、将超长防汛管袋的外袋展开平铺在出现漫溢浪坎险情的堤坝顶部或城区重要设施周围,将两组内袋平行放置在外袋的内部,同时使内袋两端多出于外袋的端口处,取多根消防水带,将消防水带一端接上消防接头,同时把消防水带的另一端放置在内袋的内部,并同时在外袋端口处架设注水支架;
S3、展开单元连接套筒,将内袋端口部分连带着消防水带进行小口径卷收,然后从单元连接套筒内部穿进,从袖口穿出,同时将外袋开口端部分套进单元连接套筒内,并同时在单元连接套筒连接处架设注水支架;
S4、将消防水带接连接潜水泵,打开水泵向内袋里面注水,注水至设计高度后,通过袖口上的加筋带来收紧束紧内袋,进一步收紧内袋的端口减少水的漏出,完成了一条超长防汛管袋的形成;
S5、当漫溢浪坎险情长度没有超过单条超长防汛管袋长度时,通过S4步骤完成的超长防汛管袋进行堤坝抢护;当漫溢浪坎险情长度超过单条超过超长防汛管袋长度时,重复S4的步骤并通过单元连接套筒进行连接;当漫溢浪坎险情高度超过单条超长防汛管袋的挡水高度时,重复S4的步骤并逐级叠加至最大挡水高度。
优选地,高效快捷,挡水结束拆卸超长防汛管袋时,所述内袋从袖口拉出即可直接排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迪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安徽瑞迪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27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礁化预制构件堤坝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态连锁护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