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纳米颗粒抗凝血性的方法及应用和UV-Ag@TiO2复合纳米颗粒及医用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2940.3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1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杨苹;廖玉珍;陈江;刘鲁英;戴胜;黄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9/10 | 分类号: | A61L29/10;A61L29/16;A61L33/02;A6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吕露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颗粒 复合纳米颗粒 抗凝血性 辐照 医用导管 抗菌 预处理 应用 紫外光 表面改性 简单经济 抗菌能力 生物材料 医用材料 紫外辐照 改性 抗凝 对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纳米颗粒抗凝血性的方法及应用和UV‑Ag@TiO2复合纳米颗粒及医用导管,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采用紫外光对Ag@TiO2纳米颗粒进行辐照,辐照时间大于1分钟。该方法采用紫外辐照对Ag@TiO2纳米颗粒进行预处理,使TiO2纳米颗粒的光致抗凝血性向Ag纳米颗粒转移,从而改善Ag纳米颗粒的抗凝血性。结合Ag纳米颗粒优异的抗菌能力,进而获得同时具有优异的抗菌、抗凝能力的UV‑Ag@TiO2复合纳米颗粒。本改性方法简单经济,所获得的UV‑Ag@TiO2复合纳米颗粒可广泛应用于对抗凝、抗菌具有较高要求的医用材料的表面改性,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改善纳米颗粒抗凝血性的方法及应用和UV-Ag@TiO2复合纳米颗粒及医用导管。
背景技术
留置医疗器械一旦感染细菌,往往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以及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银纳米颗粒(AgNPs)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纳米抗菌材料。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积,AgNPs可以持续缓慢释放Ag+,与细菌表面酶的-SH反应,从而起到强效杀菌作用。因此AgNPs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各类抗菌器械。
但是最近的研究却指出,AgNPs具有引发凝血的显著缺陷。因此负载AgNPs的医疗器械可能具有更高的血栓发生率。显而易见,AgNPs糟糕的抗凝血性严重限制了其在留置血液导管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改善纳米颗粒抗凝血性的方法及应用和UV-Ag@TiO2复合纳米颗粒及医用导管,该方法简单经济,可以改善AgNPs的抗凝血性,得到的复合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抗菌、抗凝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改善复合纳米颗粒抗凝血性的方法,包括:采用紫外光对Ag@TiO2纳米颗粒进行辐照,辐照时间大于1分钟。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紫外光对Ag@TiO2纳米颗粒进行照射,由TiO2表面上产生的自由电子或自由基迁移至Ag纳米颗粒表面,对表面进行改性,使之具有阻抗纤维蛋白原吸附的抗凝血的能力。同时,Ag纳米颗粒释放出Ag+,对细菌进行杀灭。
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中,辐照时间为1~600min。
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中,紫外光的辐照强度为1~15mW/cm2。
辐照时间和辐照强度均保证了改性的充分,使得TiO2表面上产生的自由电子或自由基充分的迁移至Ag纳米颗粒表面。
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中,紫外光的辐照剂量为1~100mW/cm2。辐照的时间与辐照强度结合可以得到紫外光的辐照剂量,在该辐照剂量范围内,照射后的纳米颗粒具有较优的性能。
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中,Ag@TiO2纳米颗粒的结构包括TiO2NPs上负载有AgNPs、AgNPs上负载有TiO2NPs、TiO2NPs表面包裹有Ag薄膜、AgNPs表面包裹有TiO2薄膜以及TiO2内部掺杂Ag离子中的一种。该结构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说明结构不会限制辐照后Ag@TiO2纳米颗粒的性能。
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中,Ag@TiO2纳米颗粒采用光催化还原法、溶胶凝胶法、化学还原法、磁控溅射法以及离子注入法中的一种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29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质生物3D打印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医疗用便携式集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