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辆的燃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3091.3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3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D·F·克莱因;M·席阿柯罗俊;W·L·威尔艾尔;K·M·德马雷;E·J·斯切莱茨基;J·J·米尔顿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4 | 分类号: | F02M37/04;F02M3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林伟峰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辆 燃料 系统 | ||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燃料系统包括燃料泵,其具有可连接到发动机燃料入口的第一泵出口和第二泵出口,燃料泵模块,其包括内部容积,燃料泵模块出口,其布置在内部容积中,流体连接到第二泵出口,以及燃料阀,其流体连接到第二泵出口。在内部容积中的燃料达到选定燃料水平时,燃料阀可操作以将燃料泵与燃料泵模块流体隔离。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机动车辆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燃料系统。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通常包含依赖燃料供应来操作的内燃(IC)机。燃料燃烧产生能量。内燃机输出动力以执行诸如驾驶车辆的工作。燃料储存在燃料箱中。各种操纵可导致燃料远离燃料箱中的燃料拾取器,从而引起燃料不足的问题。为了缓解燃料不足的问题,燃料模块与燃料泵一起布置。燃料模块包括用于供应燃料泵的储存器。
燃料模块将来自燃料箱的一定量燃料储存在储存器中,无论作用在机动车辆上的力如何,都可用于燃料泵以供应内燃机。燃料泵可以布置在燃料模块中。燃料泵将第一燃料流从燃料模块引导至燃料入口,例如内燃机喷射泵。燃料泵还引导燃料流返回到燃料模块中,以驱动文丘里喷射泵填充模块储存器。当发动机操作时,燃料泵连续操作以将燃料引导至燃料入口。
然而,不必连续引导燃料返回燃料模块以驱动喷射泵填充模块储存器。在压力足以将燃料引导到燃料入口和燃料模块的情况下,连续操作会给燃料泵带来不必要的负载。不必要的负载可能导致过早磨损,不可接受的燃料泵噪音,燃料模块热量增加,以及由于热量增加而可能产生蒸汽。因此,希望提供一种系统,所述系统仅在需要时,即当罐或储存器中的燃料下降至低于预定燃料水平时,将燃料流引导到燃料模块。
发明内容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机动车辆的燃料系统包括燃料泵,其具有可连接到发动机燃料入口和第二泵出口的第一泵出口,燃料泵模块,其包括内部容积,燃料泵模块出口,其布置在内部容积中,流体连接到第二泵出口,以及燃料阀,其流体连接到第二泵出口。在内部容积中的燃料达到选定燃料水平时,燃料阀可操作以将燃料泵与燃料泵模块流体隔离。
除上文或下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另外的实施例可以包含,其中燃料泵布置在内部容积中。
除上文或下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另外的实施例可以包含,其中燃料阀包括文丘里阀系统。
除上文或下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另外的实施例可以包含,其中燃料阀包括浮阀系统,所述浮阀系统包括连接到致动器的浮动构件。
除上文或下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另外的实施例可以包含,其中燃料阀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致动器的枢轴构件。
除上文或下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另外的实施例可以包含,其中燃料阀包括阀座,所述阀座选择性地接纳枢轴以便将所述第二泵出口与所述燃料泵模块出口流体隔离。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机动车辆包括车身和机械地支撑到车身的内燃机。内燃机包括燃料入口。燃料系统流体连接到内燃机。燃料系统包括燃料泵,其具有可连接到发动机燃料入口和第二泵出口的第一泵出口,燃料泵模块,其包括内部容积,燃料泵模块出口,其布置在内部容积中,流体连接到第二泵出口,以及燃料阀,其流体连接到第二泵出口。在内部容积中的燃料达到选定燃料水平时,燃料阀可操作以将燃料泵与燃料泵模块流体隔离。
除上文或下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另外的实施例可以包含,其中燃料阀包括文丘里阀系统。
除上文或下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另外的实施例可以包含,其中燃料阀包括浮阀系统,所述浮阀系统包括连接到致动器的浮动构件。
除上文或下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另外的实施例可以包含,其中燃料阀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致动器的枢轴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30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