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来酸酐聚丙烯微纳米纤维/聚乙烯醇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3643.0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7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郭正;谢娟;潘玮;焦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29/04 | 分类号: | C08L29/04;C08L51/06;C08L3/02;C08L83/04;C08K5/053;C08K5/42;C08J9/14;C08J3/24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冉珊敏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来 酸酐 聚丙烯 纳米 纤维 聚乙烯醇 发泡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马来酸酐聚丙烯微纳米纤维/聚乙烯醇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PVA、丙三醇投入高速混合机中,控制混合温度为50℃~70℃,混合均匀后在150℃~180℃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并造粒得到增塑PVA颗粒;
(2)将步骤(1)得到的增塑PVA颗粒与PP-g-MAH粒子按重量份投入高速混合机中,控制混合温度在50℃~70℃,混合均匀后,在160℃~180℃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同时通过牵引装备进行4~12倍拉伸,然后将拉伸过的共混料条切粒,得到共混颗粒;
(3)将步骤(2)得到的共混颗粒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在85℃~95℃温度下搅拌2~4小时直到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形成均匀溶液;
(4)将步骤(3)中的均匀溶液降温到20~30℃,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剂、发泡剂和淀粉,搅拌5~10min,再加入交联剂和催化剂搅拌均匀得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在50℃~80℃下3~5小时,交联、发泡、固化,取出发泡体充分洗涤,除去残余物,得PP-g-MAH纳米纤维/PVA复合发泡材料;
所述步骤(1)中PVA、丙三醇投入的重量份依次为70~80份、20~30份;
所述步骤(2)中PVA与PP-g-MAH粒子的重量份依次为70~95份、5~30份,PP-g-MAH粒子的接枝率为1%;
所述步骤(3)中共混颗粒与去离子水的投入重量份依次为0.8~1.5份、8.5~9.2份;
所述步骤(4)中表面活性剂、发泡剂和淀粉的加入重量份依次为0.1~0.3份、0.2~0.8份和0.1~0.5份;交联剂和催化剂的加入量均为0.1~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来酸酐聚丙烯微纳米纤维/聚乙烯醇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PVA选自PVA1799或PVA1797中的一种,其中PVA1799的聚合度1700、醇解度99%,PVA1797的聚合度1700,醇解度9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来酸酐聚丙烯微纳米纤维/聚乙烯醇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硅油中的一种,发泡剂为正戊烷和一氟二氯乙烷中的一种,交联剂为甲醛和戊二醛中的一种,催化剂为盐酸和硫酸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36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8L 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
C08L29-00 具有1个或更多的不饱和脂族基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组合物,每个不饱和脂族基只有1个碳-碳双键,并且至少有1个是以醇、醚、醛、酮、醛缩醇或酮缩醇基为终端;不饱和醇与饱和羧酸的酯水解的聚合物的组合物;此
C08L29-02 .不饱和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10 .不饱和醚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12 .不饱和酮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14 .由不饱和醛缩醇或酮缩醇聚合,或由不饱和醇聚合物经后处理得到的醛缩醇或酮缩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04 ..聚乙烯醇;部分水解的不饱和醇与饱和羧酸的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