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硝酸盐还原菌、培养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3956.6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5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均;梁雪杰;赵川;王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本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本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硝酸盐 还原 培养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株硝酸盐还原菌、培养方法及应用。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609;保藏时间为:2018年10月24日。该菌株具有优异的嗜盐特性,在盐浓度为8%以下时,生长量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不会出现菌株活力减弱或耐受能力降低的问题,可应用于高盐污水的治理,废水生物脱氮、养殖水体无机氮的净化等,还可应用于生物固氮方面,将土壤中硝酸盐的还原为氨态氮,减少土壤氮的流失,具有节省肥料、提高作物质量等多重功效,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株硝酸盐还原菌、培养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现如今,我国土地碳氮比严重失调,半个世纪以化肥为主,很少用有机肥,秸杆过腹还田是少数。由于碳氮比失调,土壤固氮能力下降,70%的氮肥进入环境,最后进入地下水,空气,固化在土壤中,造成巨大浪费和危害。土壤本身有机质含量太低,平均仅在1%以下;因为土壤缺乏有机质,土壤失去保水、保肥能力,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此外,由于环境污染严重产生了大量的含盐废水,目前,许多常规的物理、化学和生化的方法也可应用于含盐废水处理,但由于海水成分的复杂性以及不同性质的含盐废水中污染物结构的特点,而使含盐废水处理与陆源污水处理产生较大的差异,尤其是高盐度的影响,增加了污水处理的难度。
经研究发现,高浓度无机盐对废水生物处理的毒害作用主要是通过升高的环境渗透压而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菌体内的酶,从而破坏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另外,废水中的盐度使废水的密度增加,造成废水与微生物的比重差减小,菌胶团絮体难以沉降,使得活性污泥容易上浮流失,出水水质变坏。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加速治理已经成为首要的任务,但是一般微生物不具有耐盐、嗜盐特点,也不具有净化含盐污水能力,生物治理的方法不易形成产业进行推广应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新的硝酸盐还原菌株及应用、该硝酸盐还原菌株的培养方法,以及可用于耐盐、抗盐来解决前述需求,尤其是对于生物固氮、高盐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理作用,该方法绿色环保,成本低,耗时时间短,操作方便,通过这种采用生物治理的方法,该菌株具有优异的嗜盐特性,生长量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盐浓度为8%以下时,不会出现菌株活力减弱或耐受能力降低的问题,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嗜盐菌株,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609;保藏时间为:2018年 10月24日。
该菌株的菌落形态描述特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呈直的短杆状。菌落圆形,淡褐色至米白色,表面光滑有光泽,不透明,菌落小而凸起。菌落具体形态可见附图3。
本申请提供的菌株为硝酸还原菌(Nitratireductor sp),菌株名为Bn-104,从海滨盐碱地水样中分离得到,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16609;保藏时间为:2018年10月 24日,检测为存活菌株并保藏。
分离纯化菌种的水样更优的来源方式是来源于浙江舟山海滨盐碱地的水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硝酸盐还原菌株在不同盐浓度培养液中的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本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本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本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本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39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