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的改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4212.6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0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徐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3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改良 结构 | ||
本发明有关一种模具的改良结构,该模具包含相互结合的母模及公模,其中该模具位于母模内部贯设有入料通道,并在入料通道一侧处设有浇道口,而模具位于公模一侧表面上设有与入料通道同一轴向且与入料通道另一侧形成连通的浇道,且浇道内部设有至少一个与入料通道呈相互垂直的拉料销,再在模具内部设有与入料通道及浇道相连通的分流道,而分流道另一侧连通有至少一个模穴,当模具内成形有成形物,且该公模欲分离于母模时,即可通过拉料销来提升成形物的拉拔力道,进而使成形物可确实从入料通道内脱离,以避免发生成形物断裂或粘着于入料通道内侧处的情形,如此防止模具发生夹模或停机等使制程停摆的情况,进而提升制造的流畅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的改良结构,尤指模具的浇道内部设有至少一个与入料通道呈相互垂直的拉料销,当公模向外位移时,该拉料销即会提升成形物的次料头的拉拔力,以使成形物的主料头确实从母模侧的入料通道内脱离,进而防止发生夹模或停机的情况。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生产塑胶制品的成型模具,主要是通过母模与公模相互结合而成,其模具会在母模及公模内形成有模穴及浇注流道,且可再配合塑胶射出成型机(PlasticInjection Machine)来将塑料由浇注流道注入模穴内,并经过一段时间冷却后,其模穴内部便会成型出所需的塑胶制品,即可再将公模打开,以从模穴中取出塑胶制品。
再者,一般位于母模侧的浇注流道一侧设有供塑料浇入的浇注口,且位于母模侧的浇注流道的轴向为平行于公模打开时的方向,然而,当塑料注入于模穴内成形后,其位于母模浇注流道内的料头会发生沾粘于浇注流道内壁面的情况,且因母模侧的浇注流道的轴向为平行于公模打开时的方向,所以若公模打开时的拉拔力不足,该浇注流道内的料头便无法随之拔出,以致于会发生停机或夹模的情形,导致影响整体制造流程。
是以,要如何设法解决上述现有的缺失与不便,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始设计出此种模具的改良结构的发明专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具的改良结构,该模具包含相互结合的母模及公模,该母模内部贯设有入料通道,并在该入料通道一侧处设有供预设原料浇入的浇道口,该公模一侧表面上设有与该入料通道同一轴向且与该入料通道另一侧形成连通的浇道,再在该模具内部设有与该入料通道及该浇道相连通的分流道,且该分流道相反于该入料通道及该浇道的一侧连通有至少一个模穴,而该预设原料即会在该模具内成形出预设成形物,且该预设成形物位于该入料通道、该浇道、该分流道及该至少一个模穴中分别成型出预设主料头、预设次料头、预设分料头及至少一个预设成品,其特征在于:
该模具的浇道内部设有使该预设次料头中对应成形出穿孔的至少一个拉料销,且该至少一个拉料销与该入料通道呈相互垂直。
其中:该模具的入料通道的轴向垂直于该模具的分流道的轴向。
其中:该模具的母模底面处设有向外倾斜的复数杆体,且该公模上设有能够作横向相对位移的二滑块,并在该二滑块表面上凹设有向外倾斜且供该复数杆体插设而使该二滑块相对向内位移的复数插槽。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当公模分离于母模时,该拉料销即会提升次料头的拉拔力道,进而使成形物的主料头可确实从入料通道内脱离,以避免发生主料头断裂或粘着于入料通道内侧处的情形,如此防止模具发生夹模或停机等使制程停摆的情况,以可顺畅进行脱模的作业,进而达到提升制造流畅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42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杉醇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基于雨量传感器的雨刮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