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变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4340.0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5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盛洪超;金汉兵;杨奇佳;许淋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昆腾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22 | 分类号: | B23K35/22;B23K35/363;B23K35/4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茹;王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变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触变合金包括钎料、触变胶体以及去残留添加剂,所述去残留添加剂包括硝酸盐和/或亚硝酸盐。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钎料、触变胶体以及去残留添加剂混合均匀,制得触变合金。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触变合金于碳钢、不锈钢、硬质合金或铜合金零部件自动化钎焊领域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在合金体系中加入去残留添加剂,可以获得清洁无残留的焊接效果,能够起到省略钎焊前及钎焊后的清洗工序、降低能耗、提升焊接质量的技术效果,解决了自动钎焊过程中因零件表面存在的油污而导致的黑色钎焊残留物问题。同时,焊接后的零件连接处光洁无残留,省略了清洗步骤,节省了工序,降低了生产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变合金,特别涉及一种钎焊自动化用触变合金焊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触变合金及其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触变合金主要由合金(包括纯金属)粉末与高触变胶体以及活性物质组成,在不受外力情况下,触变合金表现出近似固态的特性,例如能保持一定的形状、不会流淌及塌陷等。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则立即体现出一定的液体特性,比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能够经由点胶设备,在气动或机械挤压作用下轻松挤出,并能迅速恢复固体状态。触变合金的这种特殊性质,使得它在自动化钎焊、粉末冶金、金属3D打印、腐蚀与防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业界主要利用触变合金取代传统的丝状、条状、环状以及片状焊接材料,实现金属及合金之间的冶金连接。应用领域涉及汽车配件、换热与散热系统、工程机械、卫浴五金、工业刀具和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使用时,利用点胶机等设备将触变合金涂布于两个或数个零件的连接处,将零件升温至合适温度(一般为合金粉末熔点以上50-200℃),升温过程中触变合金中的胶体组分彻底分解挥发,合金粉末随后熔化成液态,在毛细力的作用下填充零件之间的间隙,冷却后形成牢固的冶金连接。
然而,零件在焊接之前,往往需要经历拉伸、冲压、机加工等过程,在这些加工过程中,零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种油污的污染。钎焊过程中,这些油污会与触变合金相互作用,导致焊后黑色残留物的出现。这种残留物不仅会影响零件外观,更会影响电镀等后续表面处理工艺质量。为了零件焊接完成后焊缝处洁净无残留,确保后续表面处理的顺利进行,往往需要在钎焊之前进行去油污或焊接之后去残留清洗处理。清洗过程中会伴随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并且由于清洗不彻底,钎焊质量问题也会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变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前述触变合金的应用。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变合金,其包括如下组分:钎料、触变胶体以及去残留添加剂,所述去残留添加剂包括硝酸盐和/或亚硝酸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变合金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的如下组分:钎料65~92wt%、触变胶体8~35wt%以及去残留添加剂1~2wt%。
进一步地,所述触变胶体主要包括溶剂、增稠剂和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前述触变合金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钎料、触变胶体以及去残留添加剂混合均匀,制得触变合金。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前述的触变合金于碳钢、不锈钢、硬质合金或铜合金零部件自动化钎焊领域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在钎焊使用的触变合金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去残留添加剂,可以有效减少或防止钎焊过程中残留物的生成,获得清洁无残留的焊接效果,能够起到省略钎焊前及钎焊后的清洗工序,实现焊接工艺时间的节省,降低能耗和提升焊接质量的技术效果,解决了自动钎焊过程中因零件表面存在的油污而导致的黑色钎焊残留物问题。同时,焊接后的零件连接处光洁无残留,省略了清洗步骤,节省了工序,降低了生产能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昆腾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昆腾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4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