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民用飞机顶层需求捕获的运行场景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4639.6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1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郭泰;宫綦;钱馨;王久元;张昭;徐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韩燕 |
地址: | 1000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民用 飞机 顶层 需求 捕获 运行 场景 建模 方法 | ||
1.一种面向民用飞机顶层需求捕获的运行场景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识别民用飞机运行利益关联方集合,采用基于基线利益关联方集合的识别方法捕获民用飞机运行利益关联方集合,具体为:首先识别出基线利益关联方集合,然后以基线利益关联方集合为基础,识别所述基线利益关联方集合的上游利益关联方集合和下游利益关联方集合,并识别与所述基线利益关联方集合相互影响的相互影响利益关联方集合,以及强制性利益关联方集合;将基线利益关联方集合、上游利益关联方集合、下游利益关联方集合、相互影响利益关联方集合以及强制性利益关联方集合合并后最终形成民用飞机运行利益关联方集合;所述民用飞机运行利益关联方集合包括多个民用飞机运行利益关联方系统及所述民用飞机运行利益关联方系统中所包含的利益关联方元素,根据民用飞机运行利益关联方系统分解结构模型确定所述利益关联方元素及其层级信息;
步骤二,对所述民用飞机运行利益关联方系统中所包含的每一个利益关联方元素给出定义,定义的类目包括编号、层级、名称和属性;其中每个利益关联方元素的名称是唯一确定的,层级表示利益关联方元素在利益关联方分解结构模型的层数,编号为每个利益关联方元素在利益关联方系统分解结构模型中的序号,包括每个利益关联方元素所在层级以及所述利益关联方元素的上层利益关联方元素的编号,属性根据利益关联方元素在民用航空运输系统的任务或功能、职责、目标及所遵循的标准来确定;
步骤三,根据系统工程标准对民用飞机运行场景模型的层次结构进行划分,包括顶层过程、活动及任务三个层级;顶层过程将飞机作为黑盒投入民用航空运输系统,活动能够确定具体的活动对象而且具备层次化特征,任务通过各利益关联方元素的行为交互进行描述,并成为最低一层的活动;
步骤四,以民用飞机单次完整的飞行任务运行为横轴,将飞行任务划分为多个运行阶段,所述运行阶段至少包括滑行阶段、起飞阶段、爬升阶段、巡航阶段、下降阶段、进近阶段、着陆阶段,对划分后的各个运行阶段进行技术定义,所述技术定义至少包括各个运行阶段的进入与退出准则;
步骤五,构建飞机完整运行的顶层过程运行场景,所述顶层过程运行场景以活动逻辑图的形式在OV-5b视图中进行构建,顶层过程运行场景是将所述各个运行阶段的顶层过程进行串联描述,形成民用飞机顶层完整运行的运行逻辑;
步骤六,将每个运行阶段的顶层过程进一步细化成多个活动,对每个运行阶段下所有的活动进行完整的识别,并在顶层过程基础上,确定层层分解的逻辑关系,得到每个运行阶段的顶层过程下的不同层级完整的活动集合,在OV-5a视图中以活动架构的形式进行呈现;
步骤七,根据每个运行阶段的所有活动集合,构建每个运行阶段在同一层级的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所述逻辑关系按照时序性、选择性或循环性进行构建;
步骤八,采用OV-6c时序视图对任务中不同利益关联方元素的行为交互情况进行微观描述,对参与活动的各个利益关联方元素之间的行为交互按照时序进行构建,从而实现运行场景从运行概念到顶层过程再到活动分解最后到行为描述的完整过程;以及
步骤九:根据步骤八中的OV-6c时序视图对各利益关联方元素之间所交互的资源及映射矩阵进行描述定义,识别出利益关联方元素之间所交互的资源并将其在OV-2视图中构建,确定各利益关联方元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同时,以映射矩阵的形式在OV-3视图中对资源的发出与接收方进行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民用飞机顶层需求捕获的运行场景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一中的民用飞机运行利益关联方集合至少包括民用航空机场系统、民用航空运营系统、民用飞机运行人员货物系统、民用航空地面支持设备系统、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民用航空导航系统、民用航空通信系统、民用航空监视系统和民用航空救援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民用飞机顶层需求捕获的运行场景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阶段的划分应至少满足符合以下要求:
1)全部运行阶段要覆盖民用飞机单次完整的商业飞行;
2)运行阶段具备进入与退出准则;
3)所有运行阶段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具备连续性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民用飞机顶层需求捕获的运行场景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所述运行阶段还包括静立阶段、推出阶段和滑入阶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3所述的面向民用飞机顶层需求捕获的运行场景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在顶层过程基础上确定层层分解的逻辑关系,分解的原则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1)完整性:通过当前活动集合的执行,能够完成上一层级活动或顶层过程完整运行;
2)边界性:各个活动中各利益关联方元素具有初始状态与终止状态,各个活动之间边界清晰;
3)规模适中性:当划分到任务层级时,所述利益关联方元素数量小于10个,所有利益关联方元素发出的动作数量小于300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46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