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热器径向贯通密度优化设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4641.3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2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冠敏;李一真;冷学礼;邱燕;田茂诚;缪庆庆;周翔宇;李宏;刘宗杰;徐永萍;轩诗鹏;李静;马俊迪;朱国梁;樊相臣;魏姗姗;陈书祥;刘建文;张雪缘;吕雯;李燕;王永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D20/02;F24T10/40;F22B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健康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器 径向 贯通 密度 优化 设计 方法 | ||
1.一种蓄热器径向贯通密度优化设计的方法,包括蓄热器和热管,热管包括竖直部分、水平部分和竖直管,其中竖直部分的底端连通水平部分,所述水平部分从竖直部分的底端向着远离竖直部分的方向延伸,所述水平部分下部连通多个竖直管,其中竖直管是热管的蒸发端,竖直部分是热管的冷凝端;热管的蒸发端设置在蓄热器中,所述蓄热器设置在热源中,热管的冷凝端设置在蒸发端上部的容器,所述蒸发端包括多根向下延伸的蒸发管;
所述相邻蒸发管之间设置连通管,从蓄热器的中心向蓄热器的外壁方向,连通管数量不断增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设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蓄热器的中心向蓄热器的外壁方向,连通管数量不断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46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空气水平列管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多热管蓄热器的连贯数量分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