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斑区识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4878.1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4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孙钦佩;杨叶辉;王磊;许言午;黄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康夫子健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10/25 | 分类号: | G06V10/25;G06T7/00;G06T7/11;G06T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王云红;包莉莉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斑 识别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黄斑区识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针对目标对象的眼底图像;从所述眼底图像中,提取血管信息、以及视盘信息;将所述血管信息以及所述视盘信息作为回归模型的输入参数,得到所述回归模型输出的黄斑中心凹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黄斑中心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眼部的黄斑区的区域位置信息。解决在黄斑区部分的图像质量受损的情况下,无法准确识别黄斑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黄斑区识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黄斑区位于视网膜中央,是视力最敏感区,负责视觉和色觉的视锥细胞就分布于该区域,因此任何累及黄斑部的病变都会引起中心视力的明显下降、视物色暗、变形等。黄斑区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基于黄斑中心凹所提取的区域称作黄斑区。
目前,黄斑区提取普遍采用如下两种方案来解决:利用黄斑中心凹亮度较低的特点使用图像处理阈值法对黄斑中心凹进行定位,然后提取黄斑区;以及,利用形态学和特征提取技术定位黄斑中心,最后提取黄斑区。
但是,上述方案都存在在黄斑区部分的图像质量受损的情况下,无法准确识别黄斑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黄斑区识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黄斑区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针对目标对象的眼底图像;
从所述眼底图像中,提取血管信息、以及视盘信息;
将所述血管信息以及所述视盘信息作为回归模型的输入参数,得到所述回归模型输出的黄斑中心凹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黄斑中心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眼部的黄斑区的区域位置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历史眼底图像;
基于至少一个历史眼底图像,获取历史血管信息、历史视盘信息以及历史黄斑中心凹的位置信息;
将所述历史血管信息以及历史视盘信息作为回归模型的训练输入参数,将所述历史黄斑中心凹的位置信息作为回归模型的训练输出参数;
基于所述训练输入参数以及训练输出参数对回归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回归模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历史血管信息,包括:历史血管重心坐标,以及至少两条血管的历史汇集点坐标;
所述历史视盘信息,包括:历史视盘中心,历史视盘水平直径,历史视盘竖直直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从所述眼底图像中,提取血管信息、以及视盘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眼底图像,确定视盘中心、视盘水平直径以及视盘竖直直径;
从所述眼底图像中,获取至少一条血管的位置信息集合;其中,不同的血管的位置信息集合中包含的位置信息至少部分不同;
基于所述至少一条血管的位置信息集合,确定所述至少一条血管所对应的血管重心坐标,以及确定至少一条血管的重叠区域最大的位置的坐标作为汇集点坐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黄斑中心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眼部的黄斑区的区域位置信息,包括:
基于眼底图像的视盘信息确定黄斑区的半径;
将所述黄斑中心凹的位置信息作为中心点,基于所述中心点以及所述黄斑区的半径确定黄斑区的区域位置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康夫子健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康夫子健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48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