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多孔纳米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165349.3 申请日: 2014-04-15
公开(公告)号: CN109888232A 公开(公告)日: 2019-06-14
发明(设计)人: 田华军;韩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主分类号: H01M4/36 分类号: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10/0525;H01M4/134
代理公司: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代理人: 马思敏;徐迅
地址: 315201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孔硅 氢氟酸清洗 纳米材料 碳复合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多孔纳米 合金块体 制备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充放电循环稳定性 活泼金属合金 纳米多孔结构 多孔硅材料 放电比容量 硅纳米颗粒 电极材料 惰性气体 活泼金属 纳米颗粒 碳复合 氧化硅 造孔剂 均一 可用 块体 去除 煅烧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多孔纳米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括步骤:(1)提供一硅‑活泼金属合金块体;(2)用所述合金块体与液相造孔剂进行反应以除去所述合金块体中的活泼金属,得到多孔硅纳米材料;(3)用氢氟酸清洗所述多孔硅纳米颗粒以去除氧化硅,得到经氢氟酸清洗处理的多孔硅纳米材料;(4)在惰性气体中,在碳源存在下,对所述经氢氟酸清洗处理的多孔硅纳米材料进行煅烧,得到多孔硅‑碳复合电极材料。该方法制得的多孔硅材料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硅纳米颗粒尺寸小而均一,可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显示了高的放电比容量和充放电循环稳定性。

本申请为申请号201410150747.5,申请日为2014年4月15日,发明名称为“一种锂离子电池多孔纳米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具有高比容量以及良好循环性能的多孔纳米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材料广泛使用石墨及改性石墨,但是其理论容量仅为372mAh/g,体积比容量为883mAh/cm3,不能适用当前发展高能量动力电池的需要。近年来,开发新型锂离子电极材料受到全世界科技人员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研发具有高能量密度、良好循环寿命以及简单制备工艺的负极材料成为锂离子电池电极研究的热点之一。硅,锗,锡等负极材料由于其较高的理论容量(分别为ca.4200,ca.1600,ca.990mAh/g)有望成为取代碳基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然而纵观硅,锗,锡等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硅,锗,锡等负极材料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体积变化,其中理论比容量最高的硅负极材料其体积膨胀高达300%,造成锂离子电池本身电化学循环性能的迅速衰减退化,严重影响了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2)由于硅负极材料在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结构的不稳定性,随着Li+的嵌入和脱出会导致活性电极材料的破裂、粉化、脱落等,会形成新的电极表面层,消耗锂,进而产生了较大的不可逆容量损失,因此基于常规的微米级硅基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问题成为制约其技术发展的瓶颈,同时也阻碍了硅基负极材料的商业化进程;(3)由于硅本身的导电性较差,影响了锂离子电池的大倍率充放电过程的进行。

相对于锗和锡,硅的理论容量更高,达到了4212mAh/g,同时由于负极硅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而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研究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硅负极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体积的变化造成锂离子电池内部结构的破坏以及如何有效改善硅基负极材料的导电性,从而达到提高硅基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循环性能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领域尚缺乏一种导电性能好,可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具有高放电比容量和充放电循环稳定性的电池的硅纳米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性能好,可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具有高放电比容量和充放电循环稳定性的电池的硅纳米材料。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孔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1)提供一硅-活泼金属合金块体;

(2)用所述合金块体与液相造孔剂进行反应以除去所述合金块体中的活泼金属,得到多孔硅纳米材料;

(3)用氢氟酸清洗所述多孔硅纳米材料以去除氧化硅,得到经氢氟酸清洗处理的多孔硅纳米材料;

(4)在惰性气体中,在碳源存在下,对所述经氢氟酸清洗处理的多孔硅纳米材料进行煅烧,得到多孔硅-碳复合材料。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合金块体中,所述的硅的质量百分比为1-99%,较佳地为10-8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氢氟酸溶液的质量比为1%~3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53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