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确碾环报信号的轴承套圈碾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5956.X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4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洪铸枇;黄阿蕊;林健夫;卢爱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小峰 |
主分类号: | B21H1/12 | 分类号: | B21H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徐小淇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确 碾环报 信号 轴承 套圈碾环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确碾环报信号的轴承套圈碾环机,其结构包括驱动辊、导向辊、精确信号反应系统、芯轴、套圈、锥辊,芯轴底端和驱动辊机械连接,芯轴外部套有套圈,套圈顶端面和锥辊活动接触,与锥辊相对的套圈另一端设有驱动辊,驱动辊位于套圈外部,驱动辊水平两侧安装有两根导向辊,导向辊与锥辊之间安装有精确信号反应系统,本发明通过支承结构、连杆、反应移动辊等共同配合,两种方法实现对外环面上下两端有凸起的圆台状套圈的精确碾压成型后停止碾压,且双触点设计,只有碾压尺寸合格后才能触发,实现精确碾压报信号停止碾压的目的,减少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精确碾环报信号的轴承套圈碾环机。
背景技术
轴承轴圈的加工制造过程中,需要将材料热处理后利用碾环机将其压制成型,碾环机的驱动辊主动旋转,带动环形坯旋转,环形坯再带动芯辊旋转。同时驱动辊与芯辊间的中心距离逐渐缩小,即环形坯的厚度逐渐减小,直径逐渐扩大,直到形成所需要的截面形状,然而目前的信号结构基本都是圆柱结构,对于外环面上下两端有凸起的圆台状套圈而言,往往套圈底部或顶端的凸起还没有完成就停止碾压,需要再次启动加工,甚至需要再次热处理后再加工,耗时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精确碾环报信号的轴承套圈碾环机,其结构包括驱动辊、导向辊、精确信号反应系统、芯轴、套圈、锥辊,所述芯轴底端和驱动辊机械连接,所述芯轴外部套有套圈,所述套圈顶端面和锥辊活动接触,与锥辊相对的套圈另一端设有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位于套圈外部,所述驱动辊水平两侧安装有两根导向辊,所述导向辊与锥辊之间安装有精确信号反应系统,所述精确信号反应系统包括支承结构、连杆、反应移动辊、行程反应轴,所述支承结构垂直固定在碾环机的操作桌面上,所述反应移动辊悬挂在支承结构正中间并且底端不与操作桌面接触,所述行程反应轴通过连杆和支承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反应移动辊靠近套圈并与之活动接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反应移动辊上下两端设有两根互相平行的延长轴,且顶端的延长轴比另一端的要长,适合圆台状的轴承套圈,做到顶端和底部同时触碰,触发行程反应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承结构由螺母、分割台、螺纹柱组成,所述螺纹柱为两根直径大小不同的圆柱端面垂直焊接而成,且两根圆柱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直径较小的那根圆柱上下两端外表面镌刻有外螺纹,所述螺母设有两个,螺母活动套在直径较小的圆柱上,两个螺母之间的圆柱上还活动安装有分割台,位于下方的螺母和直径较大的圆柱顶端面之间通过支杆悬挂着反应移动辊,而分割台和另一个螺母之间安装有连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行程反应轴包括绝缘块、第一静接触块、支承环、外壳、动接触辊、第一电线、第二静接触块、第二电线,所述外壳内部顶端安置有第一静接触块,第一静接触块上电连接有第一电线,第一电线末端贯穿外壳底部,和驱动辊的驱动系统电连接,与第一静接触块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动接触辊,所述动接触辊正中间通过支承环固定在外壳内壁,所述动接触辊上下两端与第一静接触块相对的另一端皆包裹着绝缘块,所述绝缘块正对着外壳开设的窗口,所述绝缘块和反应移动辊上延长轴活动接触,在外壳内所述动接触辊底端与绝缘块相对的一侧安置有第二静接触块,所述第二静接触块上电连接有第二电线,第二电线末端贯穿外壳底部,与碾环机的蓄电系统电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静接触块放在一个凹槽体首端内部,这个凹槽体的顶端面为开口状,凹槽体末端水平焊接在外壳的内部,为了保证动接触辊在移动过程中能够准确接触到第二静接触块,不会发生偏差,导致无法通电。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承环由环体、垫圈、轴杆、横梁组成,所述环体内表面胶接有一层垫圈,所述环体外表面设有两个互相对称的轴杆,所述轴杆和环体水平焊接,所述轴杆末端垂直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和轴杆通过固定螺母锁定,所述横梁末端固定安装在外壳内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垫圈采用橡胶等弹性材料浇注而成的环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小峰,未经林小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59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