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临床麻醉插管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6126.9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3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秦守礼;褚汝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守礼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6/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400 山东省聊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 麻醉 插管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床麻醉插管辅助装置,包括转盘、上牙垫和下牙垫和气管插管,所述气管插管贯穿于转盘的中部,所述上牙垫和下牙垫的背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所述转盘的前后侧开设有相互贯通的两个螺旋导向槽,两个所述螺旋导向槽的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传动柱,两个所述传动柱的背侧均固定连接有拉块,两个所述拉块均沿转盘的背侧左右滑动,两个所述拉块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块,两个所述传动块的上下端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连接臂。本发明,通过上述等结构之间的配合,具备了对患者的口腔增设了口腔撑开装置,并且在患者口腔合上后可将气管插管夹持固定住,进而避免了气管插管发生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麻醉插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临床麻醉插管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麻醉的时候,往往需要先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传统中在气管插管由患者口腔插入的过程中需要患者长时间把嘴巴张开,从而间接的增加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麻醉插管辅助装置,具备了对患者的口腔增设了口腔撑开装置,并且在患者口腔合上后可将气管插管夹持固定住,进而避免了气管插管发生移动的优点,解决了在气管插管由患者口腔插入的过程中需要患者长时间把嘴巴张开,从而间接的增加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痛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麻醉插管辅助装置,包括转盘、上牙垫和下牙垫和气管插管,所述气管插管贯穿于转盘的中部,所述上牙垫和下牙垫的背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
所述转盘的前后侧开设有相互贯通的两个螺旋导向槽,两个所述螺旋导向槽的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传动柱,两个所述传动柱的背侧均固定连接有拉块,两个所述拉块均沿转盘的背侧左右滑动,两个所述拉块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块,两个所述传动块的上下端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连接臂,四个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分别与四个连接块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转管,所述气管插管穿过转管。
优选的,两个所述传动柱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夹块,两个所述夹块均沿转盘的前侧左右滑动。
优选的,所述转管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两个所述通槽的槽口分别与两个夹块相互对齐。
优选的,所述上牙垫的上表面和下牙垫的下表面均开设有牙槽。
优选的,所述上牙垫和下牙垫靠近其中部均开设有半圆弧凹槽。
优选的,两个所述半圆弧凹槽合并后的大小与转管相互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上牙垫、下牙垫、气管插管、连接块、螺旋导向槽、传动柱、拉块、传动块、连接臂和转管,通过转动转管,使得上牙垫和下牙垫可进行分离,从而实现了对患者口腔撑开的效果,进而便于气管插管的插入。
二、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夹块,使得上牙垫和下牙垫合并后,两个夹块的相对端分别穿过两个通槽对气管插管进行夹持固定,且两个夹块的夹持固定力度不会影响到气管插管流通,进而避免了气管插管发生移动的现象。
三、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半圆弧凹槽,使得上牙垫和下牙垫合并时,两个半圆弧凹槽合并的圆形槽可供转管穿过,进而不会影响到上牙垫和下牙垫合并的过程。
综上所述,具备了对患者的口腔增设了口腔撑开装置,并且在患者口腔合上后可将气管插管夹持固定住,进而避免了气管插管发生移动,解决了在气管插管由患者口腔插入的过程中需要患者长时间把嘴巴张开,从而间接的增加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痛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守礼,未经秦守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61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科诊断监测呼吸装置
- 下一篇:一种麻醉用吸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