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光泽度复合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6169.7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0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杰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55/02;C08L91/06;C08L53/02;C08K3/24;C08K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塑料 耐划伤助剂 高光泽度 光泽度 增韧剂 制备 耐热性 复合材料韧性 甲基吡咯烷酮 塑料制备 液体石蜡 制备过程 钒酸铋 分散剂 固化剂 抗冲击 抗氧剂 耐划性 耐热剂 色粉料 重量份 可用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光泽度复合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塑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的复合塑料包含以下重量份原料:PC树脂40‑50份、ABS树脂30‑40份、增韧剂5‑15份、耐划伤助剂2‑5份、分散剂5‑8份、抗氧剂3‑8份、耐热剂5‑10份、液体石蜡3‑5份、N‑甲基吡咯烷酮1‑4份、钒酸铋8‑10份、色粉料0.5‑1份、固化剂3‑5份。本复合塑料大幅提高产品的光泽度,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可用于光泽度要求比较严苛的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且制备过程中通过添加增韧剂和耐划伤助剂来提高复合材料韧性和耐划性,还兼具高高耐热性和抗冲击等多重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光泽度复合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塑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ABS树脂塑料是当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冲击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电性能良好,成品加工、机械加工性能好,并且耐水、无机盐、酸碱,是一种可广泛应用的工程材料。但是目前的ABS树脂塑料仍然存在强度低、表面抗磨性差、极端情况下阻燃耐热性能不强,表面光泽度性差的缺点。
目前市场上的高光免喷涂产品主要是以白色和灰色的ABS材料为主,其主要替代喷漆、电镀的ABS、PC产品,而高光免喷涂的PC/ABS材料较为少见。PC/ABS因其复合了PC和ABS两种材料的优点,因此相比ABS具有更好的性能和高光度,但其流动性较差会造成明显的表面流痕和熔接线,从而影响制件的美观程度和产品的性能;同时只简单的添加金属色粉,会导致材料消光,使制件无法呈现较好的光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光泽度复合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光泽度复合塑料包含以下重量份原料:PC树脂40-50份、ABS树脂30-40份、增韧剂5-15份、耐划伤助剂2-5份、分散剂5-8份、抗氧剂3-8份、耐热剂5-10份、液体石蜡3-5份、N-甲基吡咯烷酮1-4份、钒酸铋8-10份、色粉料0.5-1份、固化剂3-5份。
作为优选,所述的高光泽度复合塑料包含以下重量份原料:PC树脂45份、ABS树脂35份、增韧剂10份、耐划伤助剂4份、分散剂6份、抗氧剂6份、耐热剂8份、液体石蜡4份、N-甲基吡咯烷酮3份、钒酸铋9份、色粉料0.8份、固化剂4份。
作为优选,所述的色粉料为珠光粉和钛白粉。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化剂为低分子量聚酰胺树脂、酸酐、三氟化硼及其络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增韧剂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嵌段共聚物。
一种高光泽度复合塑料的制备方法:步骤一、按照复合塑料的重量成分称取原料先将色粉料、分散剂、抗氧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为辅料混合物;
步骤二、将PC树脂、ABS树脂、液体石蜡、N-甲基吡咯烷酮、钒酸铋放入高速搅拌机内搅拌混合3-5分钟后加入增韧剂、耐划伤助剂、耐热剂、固化剂继续搅拌1-2小时为主料混合物;
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备的主料混合物与步骤一制备的辅料混合物在100-120℃的温度下混合1-2小时后将物料经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其中双螺杆挤出工作温度区间为,一区170-190℃,二区190-210℃,三区200-230℃,四区210-240℃,机头220-250℃,停留1-2分钟,挤出后拉条、冷却后,制成粒料。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复合塑料大幅提高产品的光泽度,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可用于光泽度要求比较严苛的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且制备过程中通过添加增韧剂和耐划伤助剂来提高复合材料韧性和耐划性,还兼具高高耐热性和抗冲击等多重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杰,未经杨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61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