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姜黄素的碳酸钙固体分散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6195.X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1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锋;王文杰;赖超;龚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9 | 分类号: | A61K9/19;A61K47/02;A61K31/12;A61P35/00;A61P29/00;A61P31/18;A61P31/04;A61P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冯燕平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姜黄素 固体分散体 碳酸钙固体 制备 氨气 无水氯化钙 高载药量 生物医药 外部条件 无水乙醇 释放率 二氧化碳 冻干 增溶 溶解 释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姜黄素的碳酸钙固体分散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生物医药增溶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无水氯化钙和姜黄素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在充满氨气和二氧化碳的外部条件下进行反应,经离心冻干后得到一种新型姜黄素固体分散体。本发明的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具有高载药量、高释放率、高释放速率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增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姜黄素的碳酸钙固体分散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姜黄素因其具有抗肿瘤、抗炎、抗HIV、抗菌、抗氧化等药理活性,且生物毒性低的特点,备受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但也因为自身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光降解、代谢快、半衰期短等物理化学特性,影响了药用价值。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包括:纳米颗粒、纳米复合水凝胶、纳米囊泡、纳米纤维、纳米复合支架、纳米脂质载体等。常见的有姜黄素-PVP(喷雾法)[Anant Paradkar*,A.A.,B.K.Ambike,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curcumin–PVP solid dispersion obtained by spraydry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2004.271(1-2):p.281-286.],其释放效果相较于本方法制备的新型固体分散体有较大差距。
碳酸钙是一种被广泛运用于食品行业的食品添加剂,近来因其便宜的价格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被选作为一种固体分散体进行研究。通过改性处理得到多孔碳酸钙颗粒,并用溶剂法搭载药物,使药物缓慢扩散到多孔碳酸钙内部,当材料本身不能提供足够的载药空间时,就会对药物的搭载和释放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章研究的内容是采取共沉淀的方法,使得材料的生成与药物的搭载同步进行,大大增加药物的包埋率和材料的载药率,从而提升药物的溶出度和溶解度。
固本发明采用气相扩散反应法制备姜黄素的碳酸钙固体分散体,25min药物释放率达到90%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姜黄素水溶性低、吸收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增加其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的新型姜黄素固体分散体。
一种姜黄素的碳酸钙固体分散体,其成分组成为姜黄素和碳酸钙,姜黄素占分散体的比例在18.5%~42.6%。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一种姜黄素的碳酸钙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采取气象扩散的方法,在碳酸钙载体生成的过程中进行药物的吸附、包埋的过程,按照下述步骤进行:(1)将无水氯化钙和姜黄素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并置于密闭容器里,其中无水氯化钙和姜黄素的质量比为:10:(2-6);其中无水氯化钙和无水乙醇的比例为:100:100(mg/ml)。
(2)另取一个开口容器,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铵,从而提供反应所需的氨气和二氧化碳。反应两天后通过离心、水洗、冻干的过程得到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分散体的成分组成为姜黄素和碳酸钙,姜黄素占分散体的比例在18.5%~42.6%。
固体分散体改善姜黄素的溶解机制:
固体分散体是一种通过将难溶性药物分散载体中,并将药物粒径减小到微分子水平,以此达到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溶解速度、生物利用度的目的。而且,药物和载体在固体分散体中的相互作用,抑制了药物颗粒的团聚倾向,使得药物可以在过饱和的状态下释放,有利于快速吸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碳酸钙为载体,采用气象扩散法制备,得到了高载药率、高释放率、高释放速度的姜黄素的固体分散体。同时本方法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61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