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橙色活性染料及其在非水介质中染棉纤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6233.1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6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沈永嘉;何瑾馨;王晗;武文俊;董霞;茆勇军;刘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51/50 | 分类号: | C07D251/50;C07D403/12;C09B62/51;C09B62/085;D06P1/382;D06P3/66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程意意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橙色 活性染料 及其 介质 棉纤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多个磺酸基团的化合物及其用途,所述化合物为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盐(R1~R5的定义详见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可在非水介质中作为染色含棉纤维织物的(黄橙色)活性染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多个磺酸基团(SO3H)的化合物及其用途,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多个磺酸基团(SO3H)的化合物及其在非水介质中作为染色含棉纤维织物的(黄橙色)活性染料的应用。
背景技术
活性染料是棉纤维(或含棉纤维织物)染色的首选染料,具有制造过程和染色工艺相对简单,色谱齐全且在棉纤维上色牢度优良的特点。传统的活性染料其对棉纤维的染色均须在水介质中实现,因而染色结束后,会产生大量的染色废水。
在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形势下,十分有必要改进活性染料的染色工艺。一种改进方案是使活性染料在非水介质中对棉纤维染色。染色工艺的改变,使得现有的活性染料不适宜在非水介质中对棉纤维染色。为此,提供一种适宜在非水介质中对棉纤维染色的活性染料成为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广泛及深入的研究,设计并制备一种适宜在非水介质中对含棉纤维织物染色的(黄橙色)活性染料(一种结构新颖的含多个磺酸基团(SO3H)的化合物)。所述的(黄橙色)活性染料在非水介质中对含棉纤维织物的上染率大于或等于90%(远高于现有C.I.活性黄9在非水介质中对含棉纤维织物60%的上染率)。
本发明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含多个磺酸基团(SO3H)的化合物。
本发明所公开的含多个磺酸基团的化合物,为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盐:
式I中,R1~R5分别独立选自:氢(H),甲氧基(CH3O),磺酸基(SO3H),式i所示基团,式ii所示基团或式iii所示基团中一种,且R1~R5中,至少有一个为式i、ii或iii所示基团(其中曲线标记处为取代位,下同);或,
R1~R5中任意两个相邻的R的组合为二价的苯磺酸基剩余的R分别独立选自:氢(H),甲氧基(CH3O),磺酸基(SO3H),式i所示基团,式ii所示基团或式iii所示基团中一种,且剩余的R中,至少有一个为式i、ii或iii所示基团:
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R的组合为二价的苯磺酸基与母环(苯环)的关系为“并”的关系。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在于,揭示上述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盐的一种用途。即: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盐在非水介质中作为染色含棉纤维织物的(黄橙色)活性染料的应用。
此外,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式I所示化合物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由三聚氯氰与2,4-二氨基苯磺酸反应,制得式II所示化合物的步骤;
(2)首先,由式II所示化合物与式V所示化合物反应,所得产物再与2,3-二溴丙酰氯反应,得到部分目标物的步骤。
其中,所述的式V所示化合物可按下列方法制得:
首先,由式III所示化合物重氮化,得到式IIIa所示化合物;然后,由式IIIa所示化合物与相应的取代苯胺(式IV所示化合物)反应得到式V所示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6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