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调车顶送作业智能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6883.6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5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群;黄捷洲;刘干;陈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3/00 | 分类号: | B61L23/00;B61L23/04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王宏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顶 处理设备 信息感知 作业信息 车载监控设备 智能控制系统 地面服务器 互联网通讯 信息通过 点对点 铁路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采集 高速无线传输 安全水平 地面控制 调车司机 前方车辆 实时监控 司机操作 系统传输 智能控制 作业控制 作业效率 作业车 司机 端壁 回传 对调 室内 | ||
一种铁路调车顶送作业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信息感知和处理设备、车载监控设备、地面服务器、点对点高速无线传输系统和互联网通讯系统;信息感知和处理设备安装在调车顶送作业车列推进的最前方车辆端壁上,信息感知和处理设备采集顶送作业前端作业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通过高速点对点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回传到司机室内的车载监控设备,由司机根据回传的前端作业信息进行调车顶送作业控制,并将前端作业信息以及司机操作信息通过互联网通讯系统传输到地面服务器,由地面控制人员对调车顶送作业进行实时监控,实现铁路调车顶送作业智能控制。本发明解决了调车司机顶送作业前方瞭望不良的业务痛点,能够有效提高调车顶送作业的安全水平和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铁路调车顶送作业安全智能控制系统,适用于铁路调车顶送作业的安全作业防护,尤其适用于铁路调车长距离顶送作业的安全防护。在铁路调车顶送作业中,实现推进方向上实时路况图像化显示和障碍物自动报警。属于机车和列车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铁路调车顶送作业,是指利用铁路调车机车或者本务机车,从后端连挂一组货车车列进行推送的调车作业,即机车相对于推送方向,位于车列的尾部。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司机看不到车列前进方向上的线路情况,无法对线路断道、障碍物等各种意外情况做出及时反应,从而导致调车安全事故出现。为了解决司机瞭望不良的问题,全路主要采用人员扒车瞭望的方式,通过调车手台用语音将前方路况通知司机。人员扒车瞭望,是指调车长指定一名制动员或连接员,扒在车列前端第一辆车侧面,通过侧身瞭望前方路况,并在异常情况下发出语音报警。上述方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且作业极为艰苦。作业人员扒车作业,属于露天作业,在极热极寒、雨雪雷电、光线不好等环境下,尤其在长距离顶送作业中对人员的体力也是极大的考验,由于疲劳、疏忽造成人员打滑从车上跌落,形成压死、压伤人员的安全事故。这是铁路调车顶送作业的一大安全痛点。因此,开发一种铁路调车顶送作业安全智能防护方法,用技防取代人防显得尤为重要。
铁路调车顶送作业安全事故的本质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即司机无法准确掌握车列推进前方线路的情况。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司机顶送作业的前方瞭望问题,成为调车作业安全防护技术的必然发展方向。铁路现场围绕调车顶送作业的前方瞭望电子化进行了很多技术探索,技术难点在于前端图像回传机车的延时太大,难以满足顶送作业安全防护的实时性要求。针对这个技术难点,可以从图像压缩算法、无线传输速度两个方面考虑,降低图像回传的延时。同时,根据调车作业现实需要,开发专门的铁路线路障碍物自动识别算法,实现异常情况自动报警。
通过专利检索没发现有与本发明相同技术的专利文献报道,与本发明有一定关系的专利主要有以下几个:
1、专利号为CN201610211531,名称为“一种铁路调车作业系统及方法”,申请人为:天津联合智选科技有限公司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铁路调车作业系统及方法,包括接收平台和发射设备,所述接收平台放置与火车头驾驶室内,所述发射设备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火车尾部车钩处,所述接收平台与发射设备采用无线传输方式,所述接收平台包括复视管理主机、数据接收模块、天线和显示设备,所述发射设备包括视频采集模块、数据发射模块、测距模块、辅助照明模块、供电模块、天线。
2、专利号为CN201120545619,名称为“铁路调车作业安全防护系统”,申请人为:河南蓝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铁路调车作业安全防护系统,在每条股道的前后两个调车信号机之间设置至少两个地面设备,所述的地面设备采集调车信号机的调车状态信号和机车行驶状态信号,并把采集到的上述信号传送给机车装置,上述信号经机车装置处理后发送给列车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68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