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C-IGBT型储能变换器的驱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6907.8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4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罗安;熊昊哲;周乐明;姜捷;刘傲洋;欧阳红林;刘思怡;周杰;王舒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158 | 分类号: | H02M3/15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王娟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c igbt 型储能 变换器 驱动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C‑IGBT型储能变换器的驱动控制方法,通过检测输出电流方向来判断储能变换器处于充电或放电状态,其中充电状态下RC‑IGBT型储能变换器的上桥臂为二极管续流模式,放电状态下RC‑IGBT型储能变换器的下桥臂为二极管续流模式。而在二极管续流阶段,采用负电平驱动,取代传统的高电平驱动,降低FRD深度饱和,减少FRD的导通损耗;在二极管续流关断阶段,通过退饱和控制来降低FRD的饱和程度,减小FRD的关断损耗。同时,为了避免退饱和脉冲造成储能变换器的死区过大,进一步提出一种低死区PWM调制方法来解决占空比与退饱和相互制约的难题。本发明有效地降低了储能变换器的开关损耗,提高了储能变换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RC-IGBT的驱动控制,特别是一种RC-IGBT型储能变换器的驱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逆导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RC-IGBT),是将IGBT和二极管结构集成在同一个芯片上,具有尺寸小、功率密度高、成本低、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在电网系统中,高压器件需大量并联使用以满足大功率应用的需求,与普通IGBT相比,RC-IGBT在并联使用中具有更好的输出特性和传递特性,同时简化制造工艺。而在现阶段的文献中对于RC-IGBT的驱动研究中,并没有考虑退饱和控制所产生的死区的有效解决办法,进而引入RC-IGBT型储能变换器的高效驱动控制方法,来解决占空比与退饱和相互制约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RC-IGBT型储能变换器的高效驱动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RC-IGBT型储能变换器的驱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样输出电流io,判断输出电流io的正负关系来确定储能变换器处于充电模式或放电模式,当io为正则处于放电模式,当io为负则处于充电模式;
2)当储能变换器处于充电模式,上桥臂的RC-IGBT器件处于二极管续流模态,设置上桥臂VT1的栅极驱动信号VGE-1为-15V的低电平,下桥臂VT2的栅极驱动信号VGE-2与PWM调制信号相同;当储能双向直流变换器处于放电模式,下桥臂VT2的RC-IGBT器件处于二极管续流模态,设置下桥臂的栅极驱动信号VGE-2为-15V,上桥臂VT1的栅极驱动信号VGE-1与PWM调制信号相同;
3)当储能变换器由放电模态切换至充电模态,或者由充电模态切换至放电模态,处于二极管续流模态的RC-IGBT器件通过退饱和控制来降低FRD的饱和程度,减小FRD的关断损耗;
4)将退饱和脉冲所占时间考虑至PWM调制中,使PWM调制信号的占空比由原来的d变为d-Tdelay/Ts,以保证实际占空比仍为d;其中,Ts为开关周期,Tdelay为退饱和脉冲延时。
步骤3)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放电模态到充电模态的切换过程中,仅当电流io小于负值的ip-时,才切换储能变换器至充电模态,通过FPGA逻辑门先设置VT1的栅极驱动电平为一个时间为Tdelay的+15V退饱和脉冲,后设置VT1的栅极驱动电平为-15V;Tdelay为20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69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电压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高可靠性恒流源电路拓扑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