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滩浅海工程地质性质原位综合调查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6960.8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0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贾永刚;刘晓磊;段志刚;魏志明;马彬;杨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研究院海防工程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1/38 | 分类号: | G01V1/38;G01N33/24;G01N11/10;G01N3/30;G01N1/10;B63B3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王丹丹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浅海 工程地质 平台船 原位沉积物 水深 地球物理探测 动力触探装置 工程地质参数 工程地质条件 静力触探装置 测试 测试区域 地层结构 地形地貌 地质测试 地质性质 固定平台 海洋工程 海域工程 快速测量 流动参数 取样单元 同一区域 原位观测 调查 水动力 量测 测量 海域 水面 海洋 评估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滩浅海工程地质原位综合调查平台,包括平台船、滩浅海触探单元、原位沉积物取样单元、海洋地球物理探测单元和水动力原位观测单元,所述滩浅海触探单元包括滩浅海静力触探装置和滩浅海动力触探装置;所述平台船采用特殊的结构设计,依托搭载多种海洋工程地质测试仪器的平台船,实现对指定海域工程地质性质快速测量,即可以停在水面做一个固定平台,又可以进行跑航测试测流动参数,能够短时间内对同一区域做多种工程地质参数进行测量,实现20m水深范围以浅区域内工程地质条件快速综合的调查,量测参数包括水深、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原位沉积物土力学参数等,可对测试区域做出更加可靠的工程地质评估,极大的提高了在不同海域测试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工程地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滩浅海工程地质性质原位综合调查平台。
背景技术
滩浅海主要指20米水深范围以浅的沿海滩涂、潮间带和浅海地带,其具有重要的科研、经济与军事价值,不仅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阵地,滩海工程建设基地,也是国家海防设施部署的战略营地。
海洋工程地质原位测量是获取工程地质性质最直接最可靠的系统。当前海洋工程地质原位测量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由于滩浅海特殊的地质条件和环境受波浪和潮汐影响较大,滩浅海的区域存在潮间带,退潮时为滩涂,无法使用船只等其他手段进行工程地质调查,涨潮时较浅,较大船只无法进入此区域进行调查,鲜有针对滩浅海的工程地质性质原位综合测量系统。
现有的大部分浅海域测试勘探平台均为桩式设计,能够进行静力触探等定点的勘探调查,比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7653860A】的发明专利公开一种浅海域测试勘探平台,其结构设计虽然稳定性好,但是还是面临传统测量平台设备拆卸组装困难、整体运移和更换勘探地点困难的问题,同时受平台尺寸影响很难搭载多种设备,且仅能进行定点勘察;另外,申请公布号为【CN103469775A】的发明专利公开一种水上可移动升降式多功能工作平台,其可以适应水上恶劣风浪条件下的施工,可以根据海洋工程建设的需要很方便的移动到施工位置,并且不受风浪影响,但是,其同样仅能进行静力触探调查,无法对该区域做出综合评价和综合数据的获取。
故而,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亟待提出一种能够在滩浅海区域既进行跑航测试又进行定点测试的综合测量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滩浅海工程地质原位综合调查平台,可对同一滩浅海区域同时进行多参数测量,实现仪器稳定下放回收,降低海况影响,免除了测量平台的组装转移的步骤,而且可短时间对多个海域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滩浅海工程地质性质原位综合调查平台,包括平台船、滩浅海触探单元、原位沉积物取样单元、海洋地球物理探测单元和水动力原位观测单元,所述滩浅海触探单元包括滩浅海静力触探装置和滩浅海动力触探装置;
所述平台船包括船体以及设置在船体上的缆绳、月池、起吊装置、摆臂起吊车和沉积物实验室,月池设置在船体的中间,月池上配设有盖板,起吊装置采用固定式龙门绞车并通过缆绳导向,摆臂起吊车设置在船尾处,在船体的两侧还是设置有托臂,所述平台船用于搭载下放和回收滩浅海触探单元、原位沉积物取样单元、海洋地球物理探测单元和水动力原位观测单元,同时对取样沉积物进行物理力学性质测试,且所述平台船前后抛锚后可静止于海面;
所述滩浅海静力触探装置实现对沉积物的强度测试,包括安装框架、贯入单元、控制舱和液压单元,所述贯入单元和液压单元与控制舱电连接,所述液压单元用以为贯入单元提供动力,所述贯入单元包括探杆及探杆升降机构,探杆升降机构与探杆相连,并在控制舱控制下实现探杆的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研究院海防工程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研究院海防工程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69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