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螟黄赤眼蜂对柞蚕卵利用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7070.9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4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鲁新;周淑香;李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赤眼蜂 柞蚕 利用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螟黄赤眼蜂对柞蚕卵利用率的方法,具体内容为:首先处理柞蚕蛾获取柞蚕卵;随后对寄生种蜂进行消毒灭菌;种蜂羽化率达到20%‑30%时开始在柞蚕卵上接种种蜂,先以蜂卵比(7‑9):5的比例接入螟黄赤眼蜂,6h‑10h后再以蜂卵比(1‑3):5的比例在寄主卵上接入松毛虫赤眼蜂;38h‑42h后去除成蜂,放入温度为25±1℃,湿度为80%‑85%,全黑暗条件下培养;最后剖检卵内蜂体发育状态,以便及时储存或投入使用。本发明所述方法有效提高了螟黄赤眼蜂工厂化生产过程中柞蚕卵的利用率,简化了混合蜂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其规模化生产和大面积田间应用提供技术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螟黄赤眼蜂对柞蚕卵利用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赤眼蜂是防治农林害虫的一种卵寄生蜂,被广泛应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螟黄赤眼蜂因其防治对象较多,应用范围较广,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对水稻二化螟、玉米螟、棉铃虫、大豆食心虫、稻纵卷叶螟、小菜蛾、甘蔗螟等多种农林害虫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并能够在柞蚕卵上繁殖,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生产发现螟黄赤眼蜂在柞蚕卵上寄生效果较低,一般寄生率只能达到50-70%,柞蚕卵有30%-50%的损失率,资源浪费,生产成本增加。
松毛虫赤眼蜂是在我国应用规模最大的一种赤眼蜂,应用松毛虫赤眼蜂大面积防治玉米螟是我国生物防治最成功案例。松毛虫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寄生率非常高,达90%以上。
混合繁蜂指利用同一批次的寄主卵,在同一繁蜂过程中同时生产出不同种类的赤眼蜂。不同种类赤眼蜂偏好的害虫种类不同,甚至对同一种害虫卵不同卵龄的偏好度不同,有的偏好较低日龄的害虫卵,有的偏好较高日龄的害虫卵,将不同种类赤眼蜂混合使用,能够提高防治效果。目前吉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含有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和稻螟赤眼蜂的混合蜂防治水稻二化螟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但是现阶段应用的混合蜂都是单一蜂种生产后经过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会造成资源浪费,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螟黄赤眼蜂对柞蚕卵利用率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提高螟黄赤眼蜂对柞蚕卵利用率的的方法提高了螟黄赤眼蜂工厂化生产过程中柞蚕卵的利用率,简化了混合蜂生产流程,降低赤眼蜂生产成本,为赤眼蜂规模化生产和大面积田间应用提供技术保障。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螟黄赤眼蜂对柞蚕卵利用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柞蚕卵消毒后晾干,得到消毒柞蚕卵;
(2)对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的种蜂分别进行卵表消毒,随后晾干,得到消毒螟黄赤眼蜂种蜂和消毒松毛虫赤眼蜂种蜂;
(3)当种蜂羽化率达到20%-30%时开始接蜂,先将所述消毒螟黄赤眼蜂种蜂接种于消毒柞蚕卵中,再将所述消毒松毛虫赤眼蜂种蜂接种于消毒柞蚕卵中,得到接蜂后柞蚕卵;
(4)去除接蜂后柞蚕卵上的成蜂,随后进行培养,卵内蜂体发育到相应虫态后进行贮存或使用。
进一步的,步骤(1)中,使用0.1%新洁尔灭将所述柞蚕卵浸泡3-8min。
进一步的,步骤(1)中,将浸泡后的柞蚕卵放置于无菌、通风环境下常温晾干。
进一步的,步骤(2)中,使用0.1%新洁尔灭将所述对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的种蜂浸泡3-6min。
进一步的,步骤(2)中,将浸泡后的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的种蜂放置于无菌、通风环境下常温晾干。
进一步的,步骤(3)中,以蜂卵比为(7-9):5的比例接入消毒螟黄赤眼蜂种蜂,6h-10h后以蜂卵比为(1-3):5的比例接入消毒松毛虫赤眼蜂种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70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黑水虻养殖系统
- 下一篇:一种诱捕野杂鱼的生态净化浮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