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生物神经形态的对等网络底层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7656.5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5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复昌;王竹萍;葛睿;孟凡胜;王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脉领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层通信 对等网络 区块 节点状态 模拟生物 神经形态 发送方 接收方 监测 心跳 通信 生物神经系统 数据传输效率 发送数据包 接收方节点 智能 地址系统 反射系统 工作原理 节点更新 频率寻址 实时监测 网络状态 心跳监测 寻址成功 寻址效率 直接发送 主动发送 初始化 链节点 分级 感知 | ||
1.一种模拟生物神经形态的对等网络底层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初始化区块链节点:包括生成区块链地址系统、设计智能合约分级体系;
2)监测对等网络心跳:包括联盟链内节点主动发送节点状态、联盟链内节点更新其他节点的状态,实时监测链内任一节点状态组成;
3)底层通信:分为链内通信和跨链通信两类,链内通信只需监测接收方节点网络状态,如果在线直接发送UDP数据包;跨链通信则由发送方执行通信合约,按频率寻址接收方联盟链,寻址成功后发送方执行智能合约,向接收方发送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生物神经形态的对等网络底层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区块链地址系统具体构建过程如下:
(1)地址系统由主网联盟链地址和联盟链内节点地址组成;
(2)主网联盟链地址采用神经编码生成,不同的联盟链地址具有不同的频率编码;
(3)联盟链内节点地址由细胞自动机生成,可以保证链内不同节点的地址在链内唯一;
以上地址系统的设计用神经编码替代了互联网中的域名解析服务器以及原区块链中的非对称加密和地址编码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生物神经形态的对等网络底层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设计智能合约分级体系,具体构建过程如下:
(1)智能合约分级体系包含三级,分别是底层合约、通信合约及智能合约;
(2)底层合约用于对等网络的心跳监测,由联盟链内节点按一定频率主动触发,向链内其余节点发送节点状态;
(3)通信合约用于数据传送前按频率寻址接收方所在联盟链地址并返回该联盟链内所有节点的状态;
(4)智能合约用于进行非对称加密的数据传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生物神经形态的对等网络底层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联盟链内节点主动发送节点状态,具体如下:
(1)联盟链内节点按一定频率主动触发底层合约,向链内其余节点发送节点状态,称为心跳包;
(2)节点状态包括硬件状态和网络状态,所述的硬件状态包括CPU、GPU、内存、存储等,网络状态包括网络类型、网速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生物神经形态的对等网络底层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联盟链内节点更新其他节点的状态,实时监测链内任一节点状态,具体如下:
(1)联盟链内每一节点都保存链内所有节点的状态;
(2)如果联盟链内活动节点在一定时限内收到链内某节点的心跳包,则实时更新该节点的状态,并置该节点心跳标志为True;
(2)如果联盟链内活动节点在一定时限内未收到链内某节点的心跳包,则置该节点心跳标志为False。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生物神经形态的对等网络底层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链内通信,具体如下:
(1)监测数据接受方心跳标志,如果为True,则直接发送UDP数据包;如果心跳标志为False,则隔一定时限后再次监测;
(2)接受方收到数据后反馈正常接收信息给发送方,如果没有收到反馈,则隔一定时限后重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生物神经形态的对等网络底层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跨链通信,由发送方执行通信合约,按频率寻址接收方联盟链,寻址成功后发送方执行智能合约,向接收方发送数据包,具体构建过程如下:
(1)发送方执行通信合约,按频率寻址接收方联盟链;
(2)如果寻址成功,则返回接收方联盟链所有节点状态,寻址失败则一定时限后重新寻址;
(3)发送方执行智能合约向接收方发送UDP数据包,如果接收节点心跳标志为True,则直接发送,如果心跳标志为False,则发送给接受方联盟链内离发送方最近的活动节点(称为代理缓存节点),由代理缓存节点监测到接收节点的心跳标志后再转发;
(4)接受方收到数据后反馈正常接收信息给发送方,如果发送方没有收到反馈,则隔一定时限后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脉领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脉领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76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