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低垃圾收集重量的水面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7815.1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6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史鹏涛;桓源;张佳钰;王丹慧;申葳;谢童童;王若羽;董萃琪;马榕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B63B43/00;B63B43/18;E02B1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力装置 垃圾收集 推进器 无线传输模块 控制模块 水面机器人 电源模块 电连接 中空腔体结构 主体左右两侧 左右对称设置 传送装置 后端开口 垃圾清理 两端开口 密封舱体 内部设置 内部中空 小型水域 中空腔体 镂空结构 传输带 机械臂 入口端 中空腔 体型 体内 运送 垃圾 灵活 | ||
一种可降低垃圾收集重量的水面机器人,包括主体,主体为前后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位于中空腔体内内部设置有将垃圾从前端运送至后端的传送装置,主体底部设置有推进器,主体左右两侧连接有浮力装置,浮力装置为内部中空的密封舱体,浮力装置前端分别连接有机械臂,位于左右两浮力装置后端之间连接有垃圾收集篓,垃圾收集篓入口端与主体的中空腔体后端开口对接,主体内还设置有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电源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还有推进器电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无线传输模块还有推进器电连接,所述的推进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传输带为镂空结构,本发明具有体型小巧,运行灵活,适用于较小型水域的垃圾清理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降低垃圾收集重量的水面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景观水体的建设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近年来,水面漂浮垃圾引起很多景观水体发臭、富营养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水域生态环境。其中就西安市而言,兴庆湖、汉城湖、未央湖等人工湖的湖面总面积便近达两万亩。水体有较大的色度、较多的悬浮物已是常态,许多水体发臭、水体集中表现出富营养化甚至影响到周围市民的居住环境。
面对日益严峻的水面垃圾漂浮物问题,探讨其解决方案,而现有的水域垃圾打捞方式有大型打捞船和人工打捞,打捞船的体积大,灵活性较低,适用于大型水域,小型水域无法使用;而人工打捞的人工成本较高,效率低且安全系数不高。因此,对于景观湖的水面漂浮垃圾的收集问题,亟需一个成本较低且效率较高的解决方案。
当前国内外并没有针对封闭以及小水域水面垃圾清理问题做出产品设计。多数国家所开发出的垃圾清理船,定位于江,河、湖、海等大面积水域的垃圾清理,大多是在传统船舶基础上加设一套垃圾收集装置,船体体积大,排水量大,内燃机驱动,有人驾驶,机动性不佳。
因此市面上需要大量低成本、高效率的用于清洁城市景观水体的垃圾清洁装置。通过对城市景观水面垃圾的收集,维持水体的干净美观,避免水体富营养化而滋生藻类。营造出优美的城市环境,为城市提供丰富的景观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有利于城市生态化建设。当本机器人被大面积推广时,可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成本。体现科技方便生活的理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垃圾收集重量的水面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当中体积过大,机动性不佳的问题,不适合在较小型水域使用的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降低垃圾收集重量的水面机器人,包括主体1,主体1为前后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位于中空腔体内内部设置有将垃圾从前端运送至后端的传送装置,主体1底部设置有推进器8,主体1左右两侧连接有浮力装置7,浮力装置7为内部中空的密封舱体,浮力装置7前端分别连接有机械臂5,位于左右两浮力装置7后端之间连接有垃圾收集篓10,垃圾收集篓10入口端与主体1的中空腔体后端开口对接,主体1内还设置有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电源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还有推进器8电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无线传输模块还有推进器8电连接,所述的推进器8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
所述的垃圾收集篓10后端设有滑轨11,滑轨11外设有浮球12,滑轨11中设有连接滑轨11顶部和底部的弹簧27,浮球12连接在弹簧27上;
所述的传输带19为镂空结构。
所述的推进器8后端连接有第二防撞轮9。
所述的浮力装置7内部被肋板分隔为若干个小空腔。
所述机械臂5为矩形框架,机械臂5后端为转轴29,浮力装置7前端设有舵机座4,舵机座4内还设有舵机,舵机输出轴与转轴29上端相连,舵机座4下方设有与浮力装置7相连的轴承,转轴29下端与轴承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78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船防搁浅与自力脱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外斜立柱的自稳式半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