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表面微织构及强粘接性聚合物润滑层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7853.7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9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亮;王燕霜;宁飞浪;杨立军;王而强;徐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
主分类号: | B05D3/00 | 分类号: | B05D3/00;B05D3/10;B05D7/24;C25D1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睿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51 | 代理人: | 王海滨 |
地址: | 30022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表面 微织构 强粘接性 聚合物 润滑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强粘接性聚合物润滑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表面凹凸阵列为空间,使用表面粘附剂多取代基多巴胺分子对金属表面进行有机改性,得到金属表面双功能催化-交联复合镀层,所述强粘接性聚合物润滑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材料样品及相关器材,对金属表面进行前处理:除油、除锈、除氧化皮;
步骤2,对样品表面进行织构工艺处理:进行喷砂工艺处理,氧化铝磨料粒子,其粒度100~300μm,喷砂机喷嘴出口压力0.7~2.0MPa,喷嘴距样品距离30~60mm,完毕后进行酸蚀工艺,最后样品经蒸馏水清洗,在100~120℃下烘干30min;
或者,激光光刻处理,使用纳米激光器,脉冲能量为2~14mJ,调节激光的平均功率,范围在4~36W,设定关闸的开闭,通过计算机控制移动平台,使激光在样品表面形成干涉条纹;关闭脉冲激光系统,取出样品,在60~100℃下烘干30min;
或者,以铝合金为材质时,阳极氧化处理,调控电流密度1.4~2.0 A/m2 ,硫酸浓度50~200g/L,铝离子浓度8~10g/L,氧化时间25~30min,电解液温度25~30℃,氧化完毕后,使用蒸馏水冲洗数次,在60~100℃下烘干30min;
步骤3,配制催化活性溶液:硫酸镍100~200g/L、硫酸钴50~100g/L、氯化钌40~60g/L、硼酸5~40g/L、去离子水作为溶剂;
步骤4,将步骤2处理后的样品浸渍于催化活性溶液,最终获得金属表面催化层,所述浸渍催化活性溶液的pH值范围为0.4~8,浸渍的时间为12~24h;
步骤5,在步骤4获得的样品的表面,均匀涂覆粘结剂多巴胺分子单体,在一定温度下保持12h后,获得金属表面粘附层,与所述金属表面催化层形成双功能催化-交联复合镀层,之后,使用旋涂机,在金属复合层表面涂覆带有环氧基团的分子聚合物单体,40-60℃下原位聚合8~16h,最后得到强粘附复合润滑层;
所述的双功能催化-交联复合镀层为镍、钴、钌活性元素组成的催化层,粘附剂多巴胺组成的粘接层,
多巴胺在催化剂作用下形成多种中间体,包括:
五种,
将以上中间体与环氧类聚合物单体混合,发生开环聚合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粘接性聚合物润滑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类聚合物单体包括双酚A型环氧化合物、溴化双酚A型环氧化合物和酚醛型环氧化合物。
3.一种金属表面强粘附润滑层,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粘接性聚合物润滑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未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78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