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利于促进食欲的高吸收型甲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7910.1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9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吴霖刚;吴杰;张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香海琴枫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00 | 分类号: | A23K50/00;A23K10/22;A23K10/30;A23K20/147;A23K20/163;A23K40/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杜杰 |
地址: | 212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鱼 食欲 制备 鱼腥草 豇豆 火龙果籽 甲鱼饲料 黄连 吸收型 水产养殖技术 大豆蛋白粉 芦荟干粉 饲料颗粒 组分混合 饲料 白鱼粉 抵抗力 干粉碎 淀粉 吸收 | ||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利于促进食欲的高吸收型甲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在成分上包括白鱼粉、芦荟干粉、大豆蛋白粉、淀粉、鱼腥草、黄连、火龙果籽、豇豆干,将鱼腥草、黄连、火龙果籽、豇豆干粉碎后与其他组分混合制备成饲料颗粒。该饲料不仅能提供甲鱼生存所需的营养,还能够提高甲鱼的抵抗力,增强甲鱼的食欲以及对饲料的吸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利于促进食欲的高吸收型甲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甲鱼是很有营养价值的动物,具有多种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是我国传统的滋补水产品,在市场上倍受消费者欢迎,但野生甲鱼数量有限,而且过度捕杀会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因此甲鱼的养殖逐年上升。同时,甲鱼的养殖、食用也是近年来所兴起的农家乐旅游产业中较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而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有很多甲鱼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胃口差、进食少、不易吸收的问题,最终导致这些甲鱼体积较小,给相关养殖户以及当地的旅游业带来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利于促进食欲的高吸收型甲鱼饲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
其中,淀粉、芦荟干粉、大豆蛋白粉、白鱼粉作为主要食材,提供甲鱼生存所需的营养;鱼腥草、黄连作为中药成分(取用时均为干燥状态)加入,能够提高甲鱼的抵抗力,起到防治甲鱼疾病的作用,提高甲鱼的成活率;火龙果籽的加入,能明显增强甲鱼对饲料的吸收,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饲料转化率,从而降低甲鱼的养殖成本;豇豆干的加入,能增加甲鱼的食欲,促进甲鱼快速生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有利于促进食欲的高吸收型甲鱼饲料的制备方法:
(1)将鱼腥草和黄连充分混合后粉碎,将所得的粉碎料与水充分混合,烘焙至水干,得到混合料1,
将鱼腥草和黄连混合后粉碎至60~80目,粉碎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0.8~1.2,烘焙温度为80℃;
(2)将火龙果籽和豇豆干充分混合后粉碎,得到混合料2,
将火龙果籽和豇豆干混合后粉碎至60~80目;
(3)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料1、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料2、淀粉、芦荟干粉、大豆蛋白粉、白鱼粉充分混合,并加水进行造粒,得到饲料颗粒,
淀粉、芦荟干粉、大豆蛋白粉、白鱼粉的粒径均为100~200目,
混合后,加水的重量份数为10~15份,采用颗粒成型机进行造粒得到粒径为0.1~0.25cm的颗粒,并且将所得颗粒干燥至水分质量含量小于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对比实施例中,火龙果籽的获得方法均为:
将火龙果清洗,剥去果皮,获得果肉;将所得果肉榨汁,筛分出榨汁后所得的果汁和粘稠物;向粘稠物中加入等质量的水和占粘稠物重量16%的碳酸氢钠,搅拌充分后于常温(25℃,下同)下静置12小时,将所得体系置于纱布上用足量的清水从上而下冲洗,最后在纱布上留下火龙果籽,并于40℃的热风干燥箱中干燥至其水分重量含量为10%即可。
实施例1
(1)将6重量份的鱼腥草和5重量份的黄连充分混合后粉碎至70目,将所得的粉碎料与水按1:0.8的重量比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然后于80℃下烘焙至水干,得到混合料1;
(2)将11重量份的火龙果籽和4重量份的豇豆干充分混合后粉碎至70目,得到混合料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香海琴枫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香海琴枫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7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尾新小绥螨的人工饲料
- 下一篇:一种畜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