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气态亚硝酸排放通量的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8175.6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6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电明;刘敏;王梦迪;刘彦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20033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气态 亚硝酸 排放 通量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地理环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气态亚硝酸排放通量的测量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测量装置,包括主体框架、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顶部的上盖、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底部的下盖、通过所述上盖延伸至主体框架内部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设置于主体框架内部且与所述进气管相连的扩散管、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内部的风扇;其中,所述上盖和下盖以及风扇的表面覆盖有特氟龙薄膜,所述主体框架的侧壁为特氟龙薄膜,所述进气管、出气管和扩散管为特氟龙气体管,能够避免HONO等活性氮气体在测定过程中的壁损失,该测量装置能够模拟一个完整的干湿交替周期内土壤气态亚硝酸的排放通量,相对于现有测定方法,能够实现精确定量土壤气态亚硝酸排放通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理环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气态亚硝酸排放通量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陆地生态系统可以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活性氮气体(HONO、NO、NO2和NH3等)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等,也可以从大气中吸收这些气体。陆地与大气界面的气体交换会显著影响地球大气的组成、人类健康和生命演化等。
活性氮气体,例如气态亚硝酸(HONO),化学活性强,大气寿命短(0.5~2小时),且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气态亚硝酸的排放通量受大气浓度、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传统静态箱方法测定气体排放通量,是测定一段时间内气体在密闭箱体的累积速率,然而,HONO在现有动态箱系统的材料表面会发生分解反应,造成其测定浓度偏低,所以,传统方法会大大低估HONO气体排放通量。
因此,精确定量土壤气态亚硝酸的排放通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气态亚硝酸排放通量的测量装置,实现精确定量土壤气态亚硝酸排放通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气态亚硝酸排放通量的测量装置,包括主体框架、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顶部的上盖、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底部的下盖、通过所述上盖延伸至主体框架内部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设置于主体框架内部且与所述进气管相连的扩散管、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内部的风扇;其中,所述上盖和下盖的内表面以及风扇的表面覆盖有特氟龙薄膜,所述主体框架的侧壁为特氟龙薄膜,所述进气管、出气管和扩散管为特氟龙气体管。
优选的,所述主体框架的外径为7~110cm,内径为5~100cm,高度为3~200cm。
优选的,所述特氟龙薄膜的厚度为0.05mm。
优选的,所述上盖和下盖的直径为24~110cm,厚度为1cm。
优选的,还包括升降台,所述升降台设置于主体框架下方;所述升降台的调控范围为5~20cm。
优选的,所述扩散管由特氟龙气体管弯曲成椭圆形,所述扩散管的长径为5~100cm,短径为5~100cm。
优选的,所述扩散管上设置有小孔,所述小孔的直径为0.1cm,所述小孔在扩散管上的间隔为2cm。
本发明提供了利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测量装置测定土壤气态亚硝酸排放通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土壤置于测量装置中,将测量装置的进气管与零空气相连,将测量装置的出气管与检测装置相连,测定土壤气态亚硝酸排放通量。
优选的,所述零空气的进气流量为1~100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81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