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高稳定性的微小锁紧机构弹性元件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8393.X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8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朱林波;张培源;孙斌;洪军;邱志惠;张早校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3;G06F111/06;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稳定性 微小 机构 弹性元件 优化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面向高稳定性的微小锁紧机构弹性元件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线性迭代寻优的方法,针对弹性元件几何结构尺寸进行寻优化设计,使弹性元件的几何尺寸满足承载能力和高稳定化的工作特性,同时,针对弹性元件的结构进行组合式迭代寻优,通过弹性元件的差异化结构尺寸组合实现了更高的稳定性工作区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针对含弹性元件的装配系统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得到系统刚度特性;
2)在步骤1)的基础上,判断装配系统简化方案,根据一般情况下,装配系统的变形相对较小,因此将装配系统的刚度分析简化为弹性元件变形的分析;
3)针对步骤2)简化方案后的弹性元件参数化建模,分析其各个几何尺寸对加载过程的变形影响程度;
4)在步骤3)的分析过程中,在弹性元件几何尺寸的可行域内,进行线性搜索寻优;并在对单个弹性元件寻优后,对组合结构对比,选择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最优的结果;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步骤1:建立关于单个弹性元件相互独立的几何尺寸,同时,给出弹性元件目标轴向力F0和弹性元件目标刚度K0:
X=(x1,x2,x3,x4,…,xn)T
其中,X-由独立的结合尺寸建立的向量变量;
模型的力值提取通过ANSYS软件提取F=F(X,S),刚度计算模型
约束条件:|Fi-F0|≤ε1,|Ki-K0|≤ε2;
其中,S-针对零件的位移加载变化;
F(X,S)-力值函数由几何尺寸和位移加载决定;
Fi-是区间内某点取到的轴向力数值;
F1,F2-是区间内取到的区间端点处轴向力值;
S1,S2-是取F1,F2时对应的位移数值;
Ki-指计算区间内的刚度值;
ε1-能够接受的力值变化范围;
ε2-能够接受的刚度变化范围;
定义尺寸因素位置的数组:
定义数组a={a1,a2,a3,a4}={1,2,3,4};用于表示尺寸因素存放的地址
步骤2:
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加载过程,在加载过程中,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针对某一特定几何尺寸,进行全行程的加载,即将单个弹性元件压平,获取在此几何尺寸下的F-S曲线,留作对比;
F=F(X,S)
其中,S=0.01*I,I≤[H0];
H0-表示将单个弹性元件压平的距离100倍;
[H0]-取整函数;
第二部分,是在每次进行全行程加载完成后,针对第一步中的几何尺寸进行线性迭代,在进行全行程的加载;
其中,A=0,1,2...10,α=常数;-表示的是对应ai位置存放的尺寸;
第三部分,在完成本尺寸在一定梯度内的迭代之后,移动数组位置,进行下一个xi的迭代计算:
1≤j,m,n≤4,ai≠aj≠am≠an
表示在相互独立的几何尺寸集合中,相互独立的四个几何尺寸,ai-表示的是对应几何尺寸的存放位置;
步骤3:
针对不同尺寸组合下得到的F-S曲线,根据约束条件:|Fi-F0|≤ε1,|Ki-K0|≤ε2,选择合适的尺寸方案;
步骤4:
如果在约束条件下,并未找到合适的尺寸,则进入组合式结构设计,采用不同尺寸组合下的安装方式;
步骤5:
不同组合结构迭代,则按照步骤1重新进行结构尺寸的迭代寻优,直到找到合适的尺寸方案,满足:|Fi-F0|≤ε1,|Ki-K0|≤ε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高稳定性的微小锁紧机构弹性元件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于包含弹性元件的装配系统,进行刚度分析,分析弹性元件在装配系统变形过程中,弹性元件发挥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未经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83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