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井水溶盐矿开采沉陷InSAR预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8502.8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8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邢学敏;肖亮;鲍亮;陈立福;袁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8;G06N3/12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郑隽;吴婷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井 盐矿 开采 沉陷 insar 预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井水溶盐矿开采沉陷InSAR预计方法,包括步骤:利用时序InSAR技术反演盐矿区地表时序沉降,获取雷达视线向时序形变量;提取钻井布设位置附近的可靠形变样本点;构建传统静态概率积分法模型,计算高相干点垂直方向的沉降量,利用遗传算法估计模型的未知参数,构建Weibull时间函数动态概率积分模型,将计算得到的各参数结果值,代入Weibull时间函数动态概率积分模型,计算出各点位任意时刻的沉降量,并预计矿区时序形变场。本申请克服了传统概率积分法模型多应用于煤矿区,且局限于静态下沉盆地开采沉陷预计的缺陷,拓宽了InSAR技术在矿区沉陷预计中的应用空间,有利于保障钻井水溶岩盐矿山的生态环境及生产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防盐矿开采沉陷的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钻井水溶盐矿开采沉陷InSAR预计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岩盐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岩盐开采90%以上采用钻井水溶法开采,即通过钻井注入溶剂,溶解矿层硐室,生成富含开采矿物的卤水,再将其从钻井中抽出。在开采中因为多井溶腔相连,多进行两井或者多井同时开采。水溶开采法与传统煤矿巷道开采不同,传统煤矿主要采用井工开采定向推进方式,而水溶法则为多方向推进,其采深比煤矿开采深度大。由于卤水溶解的时间和采深较大两方面因素,水溶法开采地表沉降在时间上往往呈现出滞后。随着水溶开釆釆厚加大,形成的采空区导致上覆盐层发生下沉,其对地表的破坏不仅仅是地表塌陷导致的矿区岩体结构、地表地形、构筑物等破坏,还极易引发地下卤水涌出,导致附近土地盐碱化,对环境破坏程度极为惊人。因此,水溶开采岩盐矿山的地面沉降需进行长期监测与预计。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通过利用覆盖矿区的SAR影像,将稳定散射特性的高质量点提取出来建立形变模型,解算形变速率参数进而实现时序形变反演,理论上可达到亚毫米级的监测精度。将时序InSAR技术监测获取的时序形变与静态概率积分模型结合,可反演出概率积分模型预计参数,预计出矿区开采沉陷盆地中任一点的沉降量,目前已在传统煤矿开采沉陷预计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概率积分模型实为一种静态沉陷预计模型,仅局限于生成某一特定时刻的矿山开采沉陷盆地,无法实现时序沉降的预计。且其应用多局限于煤矿开采导致的沉陷盆地预计。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适用于水溶开采岩盐矿山的动态沉陷预计方法,以辅助保障岩盐矿山安全生产和健康的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井水溶盐矿开采沉陷InSAR预计方法,以解决目前对于盐矿开采沉陷监控预测不够准确,易产生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井水溶盐矿开采沉陷InSAR预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时序InSAR技术反演盐矿区地表时序沉降,获取雷达视线向时序形变量;
B、提取钻井布设位置附近的可靠形变样本点;
C、构建传统静态概率积分法模型,所述模型表示如下式:
上式中,W(x,y)为任一点上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表形变量,x、y为任意点坐标,m为开采厚度,q为下沉系数,α为矿层倾角,u为积分参数,D1为工作面倾向斜长,D3为工作面走向斜长,θ0为开采影响角,H、H1、H2分别为走向、倾向下山、倾向上山开采深度,tanβ、tanβ1、tanβ2分别为走向、倾向下山、倾向上山主要影响角正切,s1、s2分别为下山拐点偏移距、上山拐点偏移距,s3、s4分别为走向左、右拐点偏移距;
计算高相干点垂直方向的沉降量,雷达视线向形变量与沉降量的关系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85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