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充电储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9048.8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8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灵;刘长洪;范守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22 | 分类号: | H01M8/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装置 | ||
1.一种自充电储能装置,该自充电储能装置包括:
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隔设置;
一固体电解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通过该固体电解质连接,所述固体电解质的材料为固体聚合物,该固体聚合物易溶于水,且阴离子和阳离子在该固体聚合物中的迁移率不同;
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吸水材料,该吸水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形成不对称结构,并与所述第二电极接触设置,使所述吸水材料吸收的水分能够传导至所述固体电解质,该吸水材料为离子型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充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柔性基板,使得所述自充电储能装置具有柔韧性,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间隔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充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固体电解质设置在所述通孔内,将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充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包括一碳纳米管结构,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为包括多个交叉且间隔设置的碳纳米管,从而定义多个微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充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为碳纳米管复合结构,所述碳纳米管复合结构包括一纯碳纳米管结构与导电聚合物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充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电解质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充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材料包括氯化钙、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钠、以及碳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充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引出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柔性基板的表面,以及一第二引出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柔性基板的表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充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部分表面。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充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材料设置在整个第二电极的表面并与所述固体电解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90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热水器内胆防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