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纳米图形的蓝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9560.2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8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伟;訾亚丽;王燕丽;李培咸;许晟瑞;马晓华;郝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06 | 分类号: | H01L33/06;H01L33/24;H01L33/32;H01L33/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纳米 图形 蓝绿 量子 发光二极管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纳米图形的蓝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自下而上包括:衬底层(1)、n型GaN层(2)、InxGa1-xN单量子点层(3)和p型GaN层(4),其特征在于:在n型GaN层(2)上设有直径为20-200nm、高度为3-30nm,且分布均匀的纳米图形,在带有纳米图形的n型GaN层上生长InxGa1-xN单量子点层(3),以提高量子点的电荷传输效率,减少表面位错密度,其In含量x的调整范围为0.15-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nxGa1-xN单量子点层(3),厚度为5-5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型GaN层(4)的厚度为100-4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纳米图形的n型GaN层(2)的厚度为2000-4000nm,掺杂浓度调整范围为6×1017cm-1-6×1018cm-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底层(1)采用蓝宝石或硅或碳化硅。
6.一种基于纳米图形的蓝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MOCVD反应炉中,对衬底进行加热预处理,加热温度为1100-1300℃;
2)在预处理后的衬底上利用MOCVD设备生长2000-4000nm的n型GaN层;
3)在n型GaN层上使用提拉法或者旋转涂布法得到表面带有纳米球阵列的n型GaN层,纳米球的直径为20-200nm,纳米球溶液浓度为5%-15%;
4)在表面带有纳米球阵列的n型GaN层上利用ICP蚀刻技术得到带有纳米图形的n型GaN层,其中蚀刻厚度为3-30nm,刻蚀之后在去胶液和配置的HF酸溶液中将纳米球清洗掉;
5)在带有纳米图形的n型GaN层上利用MOCVD设备生长厚度为5-50nm的InxGa1-xN单量子点层,In的组分x范围为0.15-0.5;
6)在InxGa1-xN单量子点层上利用MOCVD设备生长厚度为100-400nm的p型GaN层,之后将反应室温度维持在750-850℃,在N2气氛下,退火5-10min,完成对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利用MOCVD设备生长n型GaN层,其工艺条件如下:
反应室温度为1050-1100℃,
保持反应室压力为300-350Torr,
向反应室中同时通入流量为25000-30000sccm的氨气和流量为8-20sccm的硅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利用MOCVD设备生长InxGa1-xN单量子点层,其工艺条件如下:
反应室温度为800-900℃,
保持反应室压力为350-400Torr,
向反应室中同时通入流量为25000-30000sccm的氨气和流量为480-1600sccm的铟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利用MOCVD设备生长p型GaN层,其工艺条件如下:
反应室温度为950-1100℃,
保持反应室压力为150-250Torr,
向反应室同时通入流量为35000-45000sccm的氨气,流量为1800-2200sccm的镁源和流量为35-45sccm的镓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95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