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梭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9872.3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2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池;陈天龙;张汉苗;郑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越隆缝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C11/18 | 分类号: | D05C11/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梭 保护套本体 过线保护套 上下贯穿 贯穿孔 毛线 从动齿轮部 防静电材料 耐磨性 刺绣过程 静电 出线孔 刺绣机 过线孔 上孔口 断线 过线 耐磨 跳针 绣线 磨损 均衡 加工 制作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刺绣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环梭,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形成的环梭头、从动齿轮部以及环梭杆,所述环梭头设有上下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上孔口处设有用耐磨和防静电材料制成的过线保护套,所述过线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和上下贯穿所述保护套本体的第一过线孔。本发明加工制作简单方便,能有效避免静电,保证刺绣过程中绣线阻力均衡,耐磨性好,能够避免环梭内过线阻力不均或出线孔口磨损引起跳针、毛线、断线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刺绣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梭。
背景技术
近几年电脑绣花市场不断扩大,刺绣方式也随之不断增加,毛巾绣即为其中较为流行的特种绣之一,其刺绣产品具有层次性、新颖性、立体感强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饰品、工艺品等行业,广受消费者和设计师的青睐。同时,客户对刺绣机绣品质量和运行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转速也从700~800转/分提升到了1000~1200转/分,刺绣用绣线也在不断创新,如金银线等粗糙、耐磨的绣线目前已被广泛使用。
虽然转速提升了,绣线种类也推陈出新,但市场上用于刺绣机机头的环梭,还在沿用以前的设计,这类环梭均是由碳钢或者不锈钢制成,在工作中会产生静电,导致过线阻力不均匀,此外,其过线孔口靠人工手工抛光打磨,产品加工成本高,且质量难保证,并且经过金银线等粗糙绣线的长期高速工作后,环梭过线孔内尤其是孔口磨损严重,甚至会磨出线槽,从而引起跳针、毛线、断线等问题,大大影响绣品质量和工作效率,一般发现上述问题后,现有的操作人员只能通过更换新的环梭来改善问题,但是把环梭作为更换频繁的耗材来使用,成本太高,也不利于刺绣机的高效生产和高绣品品质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静电,保证刺绣过程中绣线阻力均衡,耐磨性好的环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环梭,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形成的环梭头、从动齿轮部以及环梭杆,所述环梭头设有上下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上孔口处设有用耐磨和防静电材料制成的过线保护套,所述过线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和上下贯穿所述保护套本体的第一过线孔。
上述方案中,为现有的环梭用于出线的孔位中增设了过线保护套,该过线保护套用耐磨和防静电材料制成,具有耐磨和有效避免静电的特性,有利于保证刺绣过程中绣线的过线阻力的均衡,不容易磨损,加工制作方便,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强,可保障绣品质量。相比本申请发明人的初始方案中考虑将耐磨和防静电材料附着在贯穿孔处形成保护层的方式,其加工更加方便,成功率更高,成本更节约。
进一步地,所述过线保护套为陶瓷过线保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过线保护套为氧化铝陶瓷制成的过线保护套。氧化铝陶瓷相比普通陶瓷,具有更好的传导性、耐高温和机械强度,有利于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保证绣线不会磨损环梭用于出线的部位,可大大降低跳针、毛线、断线等发生的概率,且制作成本节约。
进一步地,所述环梭头上表面开设有用于避让勾针的偏心避针孔,所述偏心避针孔形成有用于与勾针靠近所述贯穿孔一侧的侧部抵接接触的抵接壁,所述偏心避针孔的中轴线与所述环梭头的中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工作时,绣线对勾针的作用力是往贯穿孔方向的,抵接壁用于抵接接触勾针靠近所述贯穿孔一侧的侧部,有利于起到阻挡勾针弯曲的作用,避免勾针因绣线的过线作用力作用时弯曲过大而导致断针,此外偏心避针孔在环梭头上偏心设置,有利于贯穿孔更靠近环梭头的中轴线,从而方便环梭头部体积小型化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环梭头的侧表面开设有多个工艺孔,至少一个所述工艺孔与所述偏心避针孔相连通。工艺孔的开设一方面有利于方便除尘,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环梭的整体重量,降低运转惯性以便环梭适应于更高的转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线孔的上孔口处围绕该上孔口一周设有第一圆弧倒角。有利于降低毛线、断线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越隆缝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越隆缝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98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