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倾斜巷道用多次让压联合控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0281.8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6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猛;韦四江;神文龙;肖同强;郑冬杰;宋子枫;柏建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5/20 | 分类号: | E21D15/20;E21D15/22;E21D11/15;E21D20/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王利斌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腿 横梁 锚杆 金属网 倾斜巷道 安装孔 中腔 倾斜巷道支架 稳定性问题 螺栓 交叉连接 支护机构 主动支护 支护 安装槽 上限位 限位柱 巷道顶 联合 铰接 内锁 伸入 位柱 下端 嵌入 装入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倾斜巷道用多次让压联合控顶装置,被动支护机构包括X型支架、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X型支架包括架腿,一对架腿交叉连接,架腿包括上截架腿和下截架腿,下截架腿具有中腔,上截架腿插装入中腔内锁紧,上截架腿上设有限位柱,一对上截架腿铰接于第一横梁下端,第一横梁上设有安装槽,第二横梁嵌入位于一对X型支架上的一对第一横梁中,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均设有安装孔,主动支护机构包括金属网和锚杆,锚杆穿过安装孔和金属网后伸入巷道顶内部,本发明通过“X型支架+锚杆+金属网”实现“主动+被动”支护联合控顶,锚杆主动控顶,X型支架上限位螺栓和限位柱可多次让压,解决了倾斜巷道支架的稳定性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倾斜巷道用多次让压联合控顶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倾斜巷道,如采区中的上下山,巷道一般采用锚网索支护或架棚支护,其中,锚杆支护为主动支护,架棚支护为被动支护,由于倾斜巷道应力分布较为复杂,尤其是巷道顶存在较为突出的多向应力分布,单纯的主动或被动支护,围岩的控制效果并非太好,同时巷道来压后支架的稳定性问题也是影响巷道围岩控制的重要因素,此外当巷道发生变形严重,支架一次支护并不能保证支架支护结构的持续有效性。
为实现倾斜巷道主动+被动支护联合控顶,解决倾斜巷道支架的稳定性问题,实现支架的多次让压控顶效果,可提供一种倾斜巷道用多次让压X型支架+锚杆联合控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倾斜巷道用多次让压联合控顶装置,可通过“X型支架+锚杆+金属网”实现“主动+被动”支护联合控顶,锚杆主动控顶,X型支架上的限位螺栓和限位柱具有多次让压功能,可被动控顶,解决了倾斜巷道支架的稳定性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倾斜巷道用多次让压联合控顶装置,包括主动支护机构和被动支护机构,所述被动支护机构包括一对X型支架、一对第一横梁和多个第二横梁,所述X型支架包括架腿和锁紧螺栓,一对所述架腿通过锁紧螺栓锁紧固定连接,所述架腿包括上截架腿和下截架腿,所述下截架腿设有中腔,所述上截架腿插装入中腔内通过至少一个限位螺栓将上截架腿和下截架腿锁紧,该上截架腿上设有多个水平贯穿其本体的限位柱,多个所述限位柱位于中腔的上方,且沿上截架腿延伸方向依次排列,一对所述上截架腿的上端铰接于第一横梁的下端将X型支架连接与第一横梁相连,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多个安装槽,多个所述第二横梁相匹配的嵌入位于一对X型支架上的一对第一横梁中,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均设有多个贯穿各自本体的安装孔,所述主动支护机构包括金属网和多个锚杆,所述金属网铺设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上端,且与巷道上顶面相抵接,多个所述锚杆依次穿过安装孔和金属网后伸入巷道顶内部。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二横梁的竖直截面为W型。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二横梁的个数为二至四个。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的上端面相平齐。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上截架腿的外侧壁与中腔侧壁相抵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限位螺栓的个数为二个。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限位柱的水平轴线与限位螺栓的水平轴线相平行。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限位柱为圆柱体。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限位柱的个数为二至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可通过“X型支架+锚杆+金属网”实现“主动+被动”支护联合控顶,首先进行锚杆主动支护,然后进行X型支架的安装,X型支架上的限位螺栓和限位柱具有多次断裂让压功能,解决了倾斜巷道支架的稳定性问题,提升了支架的多次让压控顶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02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