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理治疗辅助催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70419.4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6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周祺;刘雨薇;李旭;黄昊晨;周济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1/02 | 分类号: | A61M21/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68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理治疗 辅助 催眠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心理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心理治疗辅助催眠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磁垂体,磁垂体通过连杆与壳体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引导灯,引导灯上设有与磁垂体配合的磁敏开关;本发明结构合理,通过磁垂体的钟摆运动,控制壳体两侧引导灯发出有规律的明灭,使患者更容易放松进入睡眠状态;可在诊疗室作为医疗辅助设备,也可以由患者在家中自行使用;磁垂体通过连杆调节实现灯光关闭和单侧常亮功能,壳体两侧引导灯常亮可作为照明灯具使用,操作灵活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理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心理治疗辅助催眠装置。
背景技术
经研究表明,睡眠是不可控的整个区域,而催眠则是可控的个别区域,心理医师可以根据需要抑制或刺激某一区域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治疗失眠的症状,心理医师让人进入催眠状态的方式有很多种,要实施催眠对于环境和时间的要求比较高,大部分人通过反复的言语暗示可以进入一种暂时的类睡眠状态,而心理医师通常也会借助一些可以进行重复单调运动的辅助道具比如钟摆、火苗、手指等进行单调而有规律的左右摇摆,从而造成被催眠者的视觉疲劳,产生类睡眠状态帮助其进入催眠状态。目前,催眠治疗手段大多需要在诊疗室由专业医师进行,可以让患者带回家中使用的只有药物药剂,缺少可供患者在家使用的辅助催眠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通过钟摆运动提供柔和的灯光反馈,使人更容易进入放松状态的,可供医用诊疗使用,也可以供患者在家自行使用的心理治疗辅助催眠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心理治疗辅助催眠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磁垂体,磁垂体通过连杆与壳体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引导灯,引导灯上设有与磁垂体配合的磁敏开关。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磁垂体的两个磁极分别指向壳体的两个侧壁,且壳体的两个侧壁内分别设有与磁垂体相吸的增能磁体。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铰接轴,连杆上端与铰接轴转动连接,连杆下端与磁垂体固定连接。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连杆包括导管和伸缩管,导管上端与铰接轴转动连接,伸缩管可活动地穿设于导管下端口内,导管与伸缩管之间连接有卡扣结构,伸缩管的下端与磁垂体固定连接。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卡爪和卡口,导管的两端均设有卡爪,伸缩管的两端均设有卡口。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壳体的两侧内壁上设有与连杆配合的勾连装置。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引导灯为LED灯。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合理,通过磁垂体的钟摆运动,控制壳体两侧引导灯发出有规律的明灭,使患者更容易放松进入睡眠状态;可在诊疗室作为医疗辅助设备,也可以由患者在家中自行使用;磁垂体通过连杆调节自身位置,实现灯光关闭和单侧常亮功能,磁垂体停滞在中间时,壳体两侧引导灯常亮可作为照明灯具使用,操作灵活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2、磁垂体;11、铰接轴;12、增能磁体;13、引导灯;14、勾连装置;21、连杆;22、导管;23、伸缩管;24、卡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04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神心理治疗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用于脑血管介入的调节式微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