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学专科建设的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0636.3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7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董炜;杨华;程雪梅;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医力(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40/20 | 分类号: | G16H40/20;G16H40/67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孙益青 |
地址: | 201507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学 专科 建设 商业模式 盈利模式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学专科建设的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涉及医疗服务领域,所述商业模式是基于共享专科治疗师平台、医学专科诊疗平台以及互动中心平台实现的,所述共享专科治疗师平台用于提供专科治疗师共享服务、患者健康档案管理服务、专科治疗师的线上教育服务,所述医学专科治疗平台用于提供传统医疗服务、专家咨询服务,所述互动中心平台用于线上线下患者双向导流、患者健康档案管理、专科治疗师的教育资料存储和分发的数据共享服务。本发明通过互动中心平台对线上线下患者进行双向导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面修复事业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服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学专科建设的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在进行转型准备,以适应互联网、物联网时代。
目前,各类慢性创面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例如:糖尿病足、压疮、下肢静脉溃疡等;经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慢性创面治疗人数大约为三千万,形成了医疗市场不可忽视的诊疗内容之一,然而,对于创面修复专业,还存在以下问题:
1.一部分创面患者只需要在门诊或者基层医疗单位换药,只有在需要手术或深度治疗时才需要住院;
2、从事创面修复专业的人员不多,在目前创面修复专科尚未普及,拥有创面修复功能的医院不多,让行动部件的慢性创面患者往返于医院与家之间;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整合可以整合线下传统医疗方式与线上共享专科抓了事平台相结合的商业平台模式。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学专科建设的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基于共享专科治疗师平台、医学专科治疗平台以及互动中心平台,可以提供关于创面患者居家治疗、医院/门诊治疗的解决方案,通过互动中心平台对线上线下患者进行双向导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面修复事业的发展。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学专科建设的商业模式,所述商业模式是基于共享专科治疗师平台、医学专科诊疗平台以及互动中心平台实现的,所述共享专科治疗师平台用于提供专科治疗师共享服务、患者健康档案管理服务、专科治疗师的线上教育服务,所述医学专科治疗平台用于提供传统医疗服务、专家咨询服务,所述互动中心平台用于线上线下患者双向导流、患者健康档案管理、专科治疗师的教育资料存储和分发的数据共享服务。
进一步的,所述共享专科治疗师平台还用于护理产品和耗材的线上销售服务和专家在线问答服务。
进一步的,所述互动中心平台是利用移动终端APP和服务器实现的,包括患者管理模块、护师管理模块、医生管理模块、派单管理模块、会诊管理模块、支付管理模块、结算管理模块以及积分管理模块;
所述患者管理模块用于患者注册管理、患者积分管理以及订单管理;
所述护师管理模块用于护师注册管理、护师资质审核管理、护师积分管理、订单管理、会诊信息管理、结算信息管理、病历档案管理;
所述医生管理模块用于医生注册管理、医生资质审核管理、医生积分管理、订单管理、会诊信息管理、结算信息管理、病历档案管理;
所述派单管理模块用于派单分配管理、派单信息管理、通知信息管理;
所述会诊管理模块用于支付信息管理、会诊信息管理、派发会诊管理;
所述支付管理模块用于支付提醒管理、支付成功信息管理;
所述结算模块用于结算流程管理、结算信息管理;
所述积分管理模块用于计算患者积分、护师积分、医生积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医力(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医力(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06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