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芳醚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电池隔膜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70886.7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2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明;呼微;孙立群;赵麒;王宇粮;刘佰军;朱广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5/40 | 分类号: | C08G65/40;H01M50/403;H01M50/414;H01M50/449;H01M10/0525;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90 | 代理人: | 艾变开 |
地址: | 130024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芳醚酮 及其 制备 方法 锂电池 隔膜 中的 应用 | ||
1.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的聚芳醚酮,其高分子链具有如下单元1和单元2和单元3的结构单元:
链节A的结构为:
其中单元1中R1、R2独立地选自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并且R1、R2中至少一个是C1-C6卤代烷基;单元2中R3、R4独立地选自H、羧基,并且R3、R4中至少一个为羧基;单元3中R5、R6独立地选自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R7、R8独立地选自C1-C6烷基、C2-C6烯基,且R7、R8中至少一个为C2-C6烯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芳醚酮,其特征在于,所述C1-C6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或异丁基;所述C1-C6卤代烷基选自三氟甲基,三氯甲基或三溴甲基;所述C1-C6烷氧基选自甲氧基、乙氧基或丙氧基;所述C2-C6烯基选自乙烯基、烯丙基、1-丁烯基或2-丁烯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芳醚酮,其特征在于,聚芳醚酮中所述单元1、单元2和单元3的数量比例为1-10:1:1-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芳醚酮,其特征在于,聚芳醚酮中所述单元1、单元2和单元3的数量比例为2-6:1:3-8。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芳醚酮,其特征在于,聚芳醚酮中所述单元1、单元2和单元3的数量比例为3-5:1:4-6。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聚芳醚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一定配比在有机溶剂中加入单体1、单体2、单体3、单体4、路易斯碱和催化剂,在升温搅拌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即得所述产物聚芳醚酮,所述单体1-3的结构如下:
其中基团R1-R8的定义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单体4为1,4-双(4-氟苯甲酰)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体1、单体2、单体3的摩尔比为2-6:1:3-8,单体4的物质的量为单体1、单体2和单体3总和的1-1.2倍;所述有机溶剂为非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所述路易斯碱选自二苯砜、环丁砜、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催化剂为无机碱性化合物,选自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体1、单体2、单体3的摩尔比为3-5:1:4-6。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为苯、甲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或1,3-二甲基-2-咪唑啉酮。
10.一种锂电池隔膜,其包含聚烯烃隔膜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聚芳醚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锂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选自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其复合隔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隔膜选自聚丙烯/聚乙烯(PP/PE)复合隔膜或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PP/PE/PP)复合隔膜。
13.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聚芳醚酮溶于甲基磺酸溶液中,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对聚烯烃膜进行涂覆;
2)、将步骤1)得到的涂覆膜上放于凝固浴中,采用相转化的方法进行致孔、再浸泡,水洗,烘干即得所述锂电池隔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师范大学,未经东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08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