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抗赤霉病QTL Qfhb.hbaas-5AL的分子标记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71065.5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2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展望;郝元峰;高春保;贾梦洁;刘易科;陈泠;佟汉文;何伟杰;张宇庆;邹娟;夏先春;何中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白艳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赤霉病 qtl qfhb hbaas al 分子 标记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抗赤霉病QTL Qfhb.hbaas‑5AL的分子标记及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了检测小麦染色体5AL的SNP IWB42293位点的基因型的物质在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赤霉病抗性中的应用;还提供了检测小麦染色体5AL的SNP IWB42293位点的基因型的物质在制备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赤霉病抗性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发现了位于小麦5A染色体短臂上抗赤霉病位点Qfhb.hbaas‑5AL,进一步将其关联SNP IWB42293转化为普通PCR标记M‑5AL‑Fhb,该标记可用于检测抗赤霉病QTL Qfhb.hbaas‑5AL的基因型,并用于抗赤霉病分子育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抗赤霉病QTL Qfhb.hbaas-5AL的分子标记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由禾谷镰刀菌等引起的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一种广泛流行的真菌病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更重要的是,感病籽粒含真菌毒素,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危害人畜健康,影响食用和饲用。
我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北麦区是小麦赤霉病常发、重发区域。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秸秆还田的普及等影响,该病呈扩张、加重趋势,已成为黄淮麦区常发病害。当前我国小麦赤霉病年均发生面积超过533.3万hm2,2010~2015年造成年均总损失高达337万t,居小麦病害之首。
培育利用抗病品种是降低赤霉病危害的经济有效手段。国内外对赤霉病抗性遗传进行了大量研究,已定位约100个抗赤霉病QTL,分布在小麦所有染色体,Fhb1~Fhb7等7个抗病基因被正式命名,其中来自苏麦3号位于3B染色体短臂的Fhb1抗性最强且稳定。然而,除Fhb1外,其它基因育种应用的报道较少。因此进一步挖掘抗赤霉病位点,开发其分子标记对于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为了挖掘抗赤霉病位点开发其分子标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检测小麦染色体5AL的SNP IWB42293位点的基因型的物质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小麦染色体5AL的SNP IWB42293位点的基因型的物质在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赤霉病抗性中的应用;
或本发明提供了检测小麦染色体5AL的SNP IWB42293位点的基因型的物质在制备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赤霉病抗性产品中的应用。
或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小麦染色体5AL的SNP IWB42293位点的基因型的物质在选育抗赤霉病小麦中的应用;
或,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小麦染色体5AL的SNP IWB42293位点的基因型的物质在制备选育抗赤霉病小麦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小麦染色体5AL的SNP IWB42293位点的基因型的物质在抗赤霉病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或,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小麦染色体5AL的SNP IWB42293位点的基因型的物质在制备抗赤霉病小麦育种产品中的应用。
上述应用中,所述SNP IWB42293位点为位于小麦染色体5AL上,物理位置为540.6Mb的位点;
或,所述SNP IWB42293位点的基因型为CC或TT。
上述应用中,所述检测小麦染色体5AL的SNP IWB42293位点的基因型的物质包括引物对和限制性内切酶Age I;
所述引物对由引物F和引物R组成;
所述引物F为如下a1)或a2):
a1)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10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