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基因条形码生物物种识别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1223.7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5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于维森;孙治涛;吕晓静;牛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岛市预防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16B30/00 | 分类号: | G16B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3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处理装置 数据传输站 生物物种 服务器 识别系统 数据传输 条形码 大数据 输出端 传输线缆 反馈信号 工作效率 监控管理 数据信号 系统领域 相应区域 反馈端 连接端 扫描器 基因 数据库 物种 传输 保证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基因条形码生物物种识别系统,包括数据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连接端分别设有查看端(2)、反馈端(3)和扫描器(4),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输出端设有数据传输站(5),所述数据传输站(5)输出端设有服务器(6),所述服务器(6)通过传输线缆连接有监控管理端(7),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底部设有检测箱体(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基因条形码生物物种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包括无线数据传输模块、D/C转换器、蓝牙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讯SIM卡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用于接收用户发出操作反馈端(3)和扫描器(4)数据信号并传输至数据传输站(5),同时接收数据处理装置(1)反馈数据信号转换为视频画面后传输至查看端(2),所述反馈端(3)设置于数据处理装置(1)前侧,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外侧设有连接接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基因条形码生物物种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站(5)数量设置为多个且所述数据传输站(5)依据区域面积进行设置,所述数据传输站(5)用于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提取模块、数据对比模块、信号放大器、信号滤波器和D/C转换器,所述数据传输站(5)用于接收数据处理装置(1)传输数据信号后传输提取信号至服务器(6)并接受服务器(6)反馈信号进行对比和提取,将提取后的结果传输回相对应的数据处理装置(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基因条形码生物物种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6)通过传输线缆连接有数据库(61),所述数据库(61)用于存储现有的基因条形码生物物种并依据不同的物种进行分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基因条形码生物物种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管理端(7)连接端分别设有数据录入端(71)、人工交流端(72)和智能交流端(73),所述数据录入端(71)用于输入不同的数据备注或更改错误数据信息,所述人工交流端(72)用于与工作人员与用户进行交流解答,所述智能交流端(73)用于为用户提供简单问题的智能回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基因条形码生物物种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体(8)为中空设置,所述查看端(2)设置于检测箱体(8)前侧,所述扫描器(4)设置于检测箱体(8)内壁顶部,所述检测箱体(8)内部设有检测板,所述检测箱体(8)外侧设有电磁开关门(81)。
7.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基因条形码生物物种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识别步骤为:
步骤一:用户安装数据处理装置(1)并通过连接接口(11)连接网线后可以进行使用,打开电磁开关门(81)后将需要识别的基因条形码放置在检测箱体(8)内,随后关闭电磁开关门(81),扫描器(4)进行工作对基因条形码进行扫描和识别,并将扫描后的结果传输回数据处理装置(1),数据处理装置(1)接收扫描器(4)数据信号后反馈至数据传输站(5);
步骤二:数据传输站(5)接收到区域范围内数据处理装置(1)传输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服务器(6)提取数据库(61)内相应的符合的物种数据进行提取,随后将提取后的数据反馈至相应的数据处理装置(1),数据处理装置(1)将数据传输站(5)传输信号展示在查看端(2)上供用户进行查看;
步骤三: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选择所需的数据信息进行具体查看,同时在对数据存在异常或疑问时可以按动反馈端(3)寻求帮助,智能交流端(73)为用户提供简单的帮助和回答,用户也可以申请与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人工交流端(72)实时解答用户的需求;
步骤四:当工作人员接受到数据库(61)内存储错误数据时通过数据录入端(71)重新更改和录入,同时也可以控制监控管理端(7)对数据进行更新,确保不同生物物种的基因条形码的健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岛市预防医学研究院),未经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岛市预防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12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