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渣原渣中金属铁含量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1983.8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2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亮;郝以党;卢忠飞;吴龙;胡天麒;王会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G01N9/36;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李涛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渣 金属铁 球磨机 原渣 方孔筛 铁块 铁粒 化学分析 样品破碎 研磨 磁性物 边长 磁选 粉磨 筛孔 破碎 破碎机 静水力学天平 加权计算 密度测定 磁铁块 筛上物 筛下物 制样机 称量 取出 并用 水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渣原渣中金属铁含量的测定方法,首先用破碎机将钢渣原渣样品破碎至全部通过筛孔边长为16mm方孔筛,在破碎过程中人工选出大于16mm的铁块。再将小于16mm的钢渣取出代表性样品破碎至全部通过筛孔边长为4.75mm方孔筛,在破碎过程中人工选出大于4.75mm的铁粒。用磁铁块从小于4.75mm钢渣样品中磁选出磁性物,用球磨机粉磨后过0.6mm方孔筛,筛上物连同大于16mm铁块、4.75~16mm铁粒以静水力学天平称量,计算其金属铁含量;球磨机粉磨后的0.6mm筛下物用制样机研磨,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其中的金属铁含量。磁选后的钢渣用球磨机研磨,用《水泥密度测定方法》测密度并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其中的金属铁含量。钢渣原渣中的金属铁含量由上述5部分样品:大于16mm铁块、4.75~16mm铁粒、大于0.6mm磁性物、小于0.6mm钢渣和磁选后钢渣中的金属铁加权计算得到。操作简单,计算科学合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渣原渣中金属铁含量的测定方法,属于钢渣性质检测和环保技术领域。属于冶金、环保和节能减排领域。
背景技术
钢渣原渣是炼钢过程中排出的未经加工的冶炼废渣。钢铁企业一般要通过破碎、筛分、磁选加工线选出其中的渣钢、磁选粉返回炼钢炼铁使用。由于钢渣原渣中既含有粒径大小不一的渣钢,又在加工过程中选出粒度更细的磁选粉,剩余的尾渣也要评定其中残留的金属铁含量,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测定和评判钢渣原渣这种非均质材料的金属铁含量一直是个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渣原渣中金属铁可以准确测定的途径,解决了钢渣加工和综合利用企业科学合理测定和评判钢渣原渣中金属铁含量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能准确测定钢渣原渣中金属铁含量。鉴于钢渣原渣作为一种非均质材料,任何单一的化学分析方法或物理分离方法都难以合理准确测定钢渣原渣的金属铁含量。本发明通过破碎、磁选、球磨和筛分,分离出渣钢和金属铁品位较高的大于0.6mm颗粒,其中的金属铁含量依据其与金属铁密度的差异利用静水力学天平进行测定和计算,0.6mm筛下物及磁选后的钢渣磨细后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金属铁含量,最后通过加权计算得到钢渣原渣的金属铁含量。本发明能够科学准确合理的测定钢渣原渣中的金属铁含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渣原渣中金属铁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钢渣原渣样品不少于100kg烘干至恒重,记为m0,单位为千克(kg),用破碎机破碎至全部通过筛孔边长为16mm的方孔筛,在破碎过程中人工选出大于16mm的无法破碎的铁块,记为m1,单位为克(g);自小于16mm钢渣中取出代表性渣样不少于30kg(原渣样品为100kg,破碎后再取出不少于30kg是为了具有代表性),记为m2,单位为千克(kg),破碎至全部通过筛孔边长为4.75mm的方孔筛,在破碎过程中人工选出大于4.75mm的无法破碎的铁粒,记为m3,单位为克(g)。
步骤二:用磁铁块从小于4.75mm的渣样中磁选出磁性物,记为m4,单位为克(g)。磁选时将渣样均匀摊铺,厚度不超过10mm,磁铁块距渣样5mm~10mm,直至将磁性物选完。
步骤三:取代表性磁性物3000g~5000g(需要限定数值,因为要送入球磨机粉磨,球磨机适合粉磨的数量为3~5kg),记为m5,单位为克(g),用球磨机粉磨50~70min,粉磨前后必须彻底清扫球磨机内外,保证粉磨前后的物料损失率不得超过5%。粉磨后的物料经筛孔边长为0.6mm的方孔筛筛分后,称量筛上物质量,记为m6,单位为克(g)。
步骤四:用静水力学天平分别称量步骤二中大于16mm铁块、4.75mm~16mm铁粒和步骤三中粉磨后的0.6mm筛上物在水中的质量,分别记为m7、m8和m9,单位为克(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19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