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油菜根肿病的种子包衣方法及包衣种子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2284.5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9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张蕾;黄小琴;伍文宪;杨潇湘;周西全;刘俊豆;刘红雨;薛龙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6;A01C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61006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肿病 浸湿 包衣种子 种子包衣 油菜根 备用 病原微生物 病原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固液质量比 发病植株 搅拌条件 人畜无害 油菜生长 油菜种子 填充剂 风干 混匀 菌液 预防 制备 成活率 油菜 繁殖 生长 土壤 | ||
本发明涉及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油菜根肿病的种子包衣方法及包衣种子,本发明包衣方法步骤如下:(1)将解淀粉芽孢杆菌Bam22菌液加入油菜种子中混合均匀,得到浸湿种子,备用;(2)将填充剂和水按固液质量比1:0.3~0.5比例混匀,备用;(3)将步骤(2)所得物料于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步骤(1)所得浸湿种子中,搅拌均匀,风干,即得。本发明能够实现根肿病发病植株的成活率提高70%左右,增加油菜产量;在抑制根肿病病原菌的基础上能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更有利于油菜生长;对土壤、人畜无害,制备简单,易于大规模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油菜根肿病的种子包衣方法及包衣种子。
背景技术
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侵染引起的一种油菜土传病害,在环境条件利于病害发生时,根肿病可导致油菜作物产量严重下降甚至绝收,严重威胁油菜的生产。
目前,对于根肿病的防治,主要采取化学防治、轮作和土壤改良手段。土壤改良(如大量施用石灰)虽然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治根肿病的效果,但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和降低土壤肥力的不利影响。轮作方式防治根肿病很难,因为无法消除土壤中十字花科寄主如杂草等在旱地农田中的生长。化学防治方法多采取喷施化学农药(如氰霜唑、氟啶胺)来进行防治,化学防治处理除了苗床土壤药剂处理、苗期灌药,还需要在移栽时药剂灌根、成活后药剂灌苗等处理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因为农药用量大、对环境污染的风险大,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不仅会造成土壤污染,还加大了人畜的健康安全风险;另外,防治时期太多,药剂成本太高,农户不能接受。
根肿病病原菌不仅存在于染病土壤中,我们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种子携带病菌也是油菜根肿病频发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一种既能抑制油菜种子自身携带的根肿病病菌的早期侵染,又能同时阻止在发病地区土壤中越冬和潜伏的根肿病病菌的直接侵染的种子早期简易处理方法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油菜根肿病的种子包衣方法及包衣种子,能够实现根肿病染病种子植株的成活率提高70%左右,且能增加油菜产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油菜根肿病的种子包衣方法及包衣种子,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解淀粉芽孢杆菌Bam22菌液加入油菜种子中混合均匀,得到浸湿种子,备用;
(2)将填充剂和水按固液质量比1:0.3~0.5比例混匀,备用;
(3)将步骤(2)所得物料于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步骤(1)所得浸湿种子中,搅拌均匀,风干,即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Bam22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1329,保藏日期为2015年9月6日,保藏单位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分类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Bam22菌液菌浓为1×109~5×109cfu/mL。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Bam22菌液与油菜种子的液固体积质量比为1:12~1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填充剂为高岭土和/或硅藻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高岭土与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2: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填充剂质量为油菜种子质量的2%-5%。
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任一方案制备得到的包衣种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22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