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编辅助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3479.1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9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丁邦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如皋市才艺竹制品厂 |
主分类号: | B27J1/02 | 分类号: | B27J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7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工具 编织 技术门槛 箱式主体 残次品 人字纹 下牙板 竹篾片 文化遗产 简易 | ||
本发明属于竹编领域,涉及一种竹篾片的人字纹编织的简易高效辅助工具,主要由箱式主体和上、下牙板与连杆构成。本发明可显著提高编织速度,并可避免出现编织中的人为过错造成的残次品,提高竹编的经济效益;降低竹编工人的技术门槛,使普通人也能从事竹编工作,从而推进竹编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竹编领域,特别涉及竹篾片的人字纹编织。
背景技术
竹编的选材取之自然,所用竹子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材料之一,其生长周期短且我国广泛种植。竹编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竹编工艺,以其特有的环保性、节能性和实用性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竹编制品图案美、色泽美、编法多样,实惠耐用,实用性强,是理想的日用品、装饰品和艺术品。
竹编产品使用最常见的编织技法是经纬编法,其中人字纹编织图案应用场合最为广泛。由于竹篾片的长度所限且易于折断,竹编产品中使用的人字纹竹编均为手工编织。手工编织时,工人手工捡拾经篾使经篾上下错落,再放入纬篾后推紧,其编织速度比较慢,且特别依赖于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但即使是技术娴熟的工人,在编织时也常有纹路出错的现象。
发明内容
第一、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人字纹竹编对人员技术要求高,编织速度缓慢,编织纹路出错的问题,提供一种简易的辅助工具,以降低人字纹竹编编织难度、提高编织速度,进而可大大提高竹编的经济效益。
第二、技术方案: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人字纹竹编人员素质要求高、易出错、速度慢等缺点,达到提高编织速度,避免纹路错误,提高竹编经济效益的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竹编的辅助工具,由金属或非金属(通常可用竹板、三合板)制成,主要包括箱式主体部分、上牙板、下牙板和连杆等;
箱式主体部分设计洞口,用于穿入所有经篾,洞口宽度为所有经篾总宽度;
箱式主体部分设计联动水平轨道、竖直轨道用于联动上下牙板进行上下直线运动;
竖直轨道槽间距根据竹片宽度制定,竖直轨道槽数量根据竹编的“挑二压二”、“挑三压三”等设计成三个或四个竖直轨道槽;
上牙板的凸起与凹槽的设计宽度根据“挑二压二”、“挑三压三”等定为2根或3根经篾的宽度;
下牙板的凸起与凹槽的设计宽度根据“挑二压二”、“挑三压三”等定为2根或3根经篾的宽度;
箱式主体的箱体内分别设置上牙板与下牙板,板牙交错相对;
上、下牙板设置轨道定位孔,用螺栓连接连杆的一端,并将上、下牙板连接在主体的竖直轨道槽内;
用螺栓将连杆另一端连接在主体上的水平轨道上。
本发明所述的辅助工具,具体使用方法和步骤如下:
⑴ 将经篾固定整齐,并紧密排列;
⑵将辅助工具的上、下牙板拉开,使上牙板的轨道轴位于最右侧轨道槽内;将所有经篾穿入工具主体中间的方形洞口;
⑶移动工具主体,将工具置于所需编入纬篾距离约5-10cm处;
⑷按下上牙板,上牙板凸出的部分对应的竹篾被压下;同时下牙板被联动上移,下牙板凸出的部分对应的竹篾被抬高;
⑸穿入一根纬篾并向身体方向压紧;
⑹松开上牙板并向上拉,然后轻轻推动上牙板,使上牙板的轨道轴向左移动到相邻的(中间的)轨道槽;
⑺重复步骤⑷、⑸、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如皋市才艺竹制品厂,未经如皋市才艺竹制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34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子切断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抗菌耐老化胶合板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