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oc-1-氨基-3,6-二氧杂-1,8-辛二胺的合成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73565.2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6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戈;李斌峰;张喜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明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69/04 | 分类号: | C07C269/04;C07C27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刘先荣 |
地址: | 215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oc 氨基 二氧 辛二胺 合成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Boc‑1‑氨基‑3,6‑二氧杂‑1,8‑辛二胺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oc‑1‑氨基‑3,6‑二氧杂‑1,8‑辛二胺的合成工艺。该合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以3,6‑二氧杂‑1,8‑辛二胺和叔丁氧酰氯为原料发生取代反应一步制得,其中,反应所采用的溶剂选自乙腈、甲苯、乙醚、环乙烷、正乙烷和氯仿中的任意两种的混合溶剂。本发明提供的Boc‑1‑氨基‑3,6‑二氧杂‑1,8‑辛二胺的合成工艺反应路线简单,反应时间短;无需复杂的纯化分离过程即可获得高收率、高纯度的目标产物,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放大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Boc-1-氨基-3,6-二氧杂-1,8-辛二胺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oc-1-氨基-3,6-二氧杂-1,8-辛二胺的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Boc-1-氨基-3,6-二氧杂-1,8-辛二胺,由于其结构特性和官能团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行业。如专利WO2018129557用Boc-1-氨基-3,6-二氧杂-1,8-辛二胺合成一系列四氢异喹啉衍生物,该类衍生物可以抑制NHE介导的钠离子和氢离子的反向运输,在治疗与液体潴留或盐超负荷相关的紊乱中具有积极作用,可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包括治疗或减轻与胃肠道疾病相关的疼痛。专利WO2006133144则将Boc-1-氨基-3,6-二氧杂-1,8-辛二胺用于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激动剂的肽化合物。该类肽化合物对治疗β-地中海贫血,囊性纤维化,妊娠和月经疾病,急性血损失等具有低的或缺陷性血红细胞产生特征的血液疾病有效。据统计,Boc-1-氨基-3,6-二氧杂-1,8-辛二胺现有市场需求上百吨。
目前,Boc-1-氨基-3,6-二氧杂-1,8-辛二胺的合成思路主要是从3,6-二氧杂-1,8-辛二胺(DODA)出发,选择性上单Boc。但由于3,6-二氧杂-1,8-辛二胺为完全对称的结构,两个氮要选择性上一个Boc具有较大挑战。
事实上,对称二胺类化合物,选择性在一个氮上上Boc,一直是有机合成中的一个技术难题。经过检索可以发现,对称二胺化合物选择性上Boc主要有如下几种思路:思路一:使用活性稍低的Boc试剂;该思路所得产物的收率及纯度较低,生产成本高,不利于工业生产;思路二:使用较少当量的Boc酸酐;例如有文献报道用0.15eq的Boc酸酐与DODA反应,以减少双Boc的产生。虽然该方法对提高选择性具有一定作用,但由于Boc酸酐用量过低,导致每次参与反应的DODA比例很少,如果要将所有DODA转化完,需要套用的次数增多,费时费力且影响效率;另外该方法的产能明显不足。如文献Mono-acylation ofsymmetric diaminesin the presence of water.Wei Tang,Shiyue Fang.Tetrahedron Letters.,2008(49),6003-6006.即公开了采用苯酚与Boc先合成活性稍弱的Boc苯酚,然后与DODA反应。该反应收率较低(经重复,该方法合成Boc-1-氨基-3,6-二氧杂-1,8-辛二胺总收率为38-40%)且获得的产品需要采用柱层析纯化,不适合工业化生产。思路三:先将DODA与盐酸或氯化氢气体成盐,形成平衡后再与Boc酸酐反应。将DODA与盐酸或氯化氢气体成盐,形成平衡后再与Boc酸酐反应合成Boc-1-氨基-3,6-二氧杂-1,8-辛二胺的工艺未见报道。但我们参照其它对称二胺类化合物,用盐酸,三甲基氯硅烷等方法先成盐,再上Boc的文献进行了工艺尝试与优化,结果均不理想。DODA合成Boc-1-氨基-3,6-二氧杂-1,8-辛二胺的收率均低于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明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暨明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35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