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锅筒双炉膛复合燃烧沉降室角管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3667.4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7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宫明月;孙宇鹏;孙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四方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40 | 分类号: | F24H1/40;F24H9/00;F24H9/18;F23M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5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支撑 下降管 炉膛 中间支撑 双炉膛结构 复合燃烧 锅炉本体 角管锅炉 支撑结构 沉降室 上锅筒 双锅筒 双炉膛 侧水冷壁上集箱 氮氧化物排放 生物质燃料 充分燃烧 垂直设置 底部连接 对流管束 锅炉炉体 节能环保 结构稳定 燃烧系统 水平设置 进水管 燃料能 下锅筒 下集箱 上端 打捆 连通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锅筒双炉膛复合燃烧沉降室角管锅炉,包括锅炉炉体部分,燃烧系统部分。所述锅炉本体内设置支撑结构和双炉膛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垂直设置的前侧支撑、中间支撑、后侧支撑下降管;所述前侧支撑、中间支撑、后侧支撑下降管两端均分别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侧水冷壁上集箱、下集箱,所述锅炉本体一侧设置有由对流管束连接的上、下锅筒,所述上锅筒上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上锅筒底部连接有与所述前侧支撑、中间支撑、后侧支撑下降管连通的下降管Ⅰ、下降管Ⅱ、下降管Ⅲ;双炉膛结构由炉膛Ⅰ和炉膛Ⅱ组成;具有支撑强度高,结构稳定,使生物质燃料能在炉膛内干燥,实现燃料能直接打捆充分燃烧,减少氮氧化物排放,节能环保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是可以满足国家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解决生物质打捆后的水分高,热值低,不能直接燃烧,燃烧不充分,结渣严重,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高,污染环境的一种双锅筒双炉膛复合燃烧沉降室角管锅炉。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作为主要能源来源的化石燃料却迅速地减少。因此,寻找一种可再生的替代能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生物质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等特点。加快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成为重中之重。然而目前生物质锅炉在生物质燃料的使用方面及锅炉结构方面普遍存在生物质燃料含水量较高,热值低,而现有锅炉对含水量高的生物质燃料不能直接打捆燃烧,必须将水分干燥后才可以燃烧,增加了使用成本,燃烧不充分,结渣严重;锅炉强度低,支撑不牢固,易造成安全事故;没有沉降室,灰尘不能沉降,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高,锅炉热效率低。为此,提供一种带有沉降室、支撑结构稳定同时能将生物质燃料在炉内进行干燥,使其能直接打捆充分燃烧,减少氮氧化物排放,解决结渣问题,提高锅炉热效率的锅炉,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带有沉降室,高强度支撑,结构安全稳定,使生物质燃料能在炉膛内干燥,进而实现燃料能直接打捆充分燃烧,减少氮氧化物排放,从而提高锅炉热效率的一种双锅筒双炉膛复合燃烧沉降室角管锅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锅筒双炉膛复合燃烧沉降室角管锅炉,包括锅炉炉体部分,燃烧系统部分。所述锅炉本体内设置支撑结构和双炉膛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垂直设置的前侧支撑下降管、中间支撑下降管、后侧支撑下降管;所述前侧支撑下降管、中间支撑下降管、后侧支撑下降管两端均分别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侧水冷壁上集箱和侧水冷壁下集箱,所述锅炉本体一侧设置有由对流管束连接的上、下锅筒,所述上锅筒上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上锅筒底部连接有与所述前侧支撑下降管、中间支撑下降管、后侧支撑下降管连通的下降管Ⅰ、下降管Ⅱ、下降管Ⅲ,所述上锅筒连接有上回水管,所述上回水管分别与集箱连通。
可选的,所述双炉膛结构包括炉膛Ⅰ和炉膛Ⅱ,所述炉膛Ⅰ由前拱水冷壁上部、水冷风室膜式壁、密封板、侧水冷壁上部、后拱水冷壁上部围成的空间构成;所述炉膛Ⅱ由整个前拱水冷壁、后拱水冷壁、侧水冷壁围成的空间构成;所述前拱水冷壁上端与所述前拱上集箱连接,所述前拱水冷壁下端与所述前拱下集箱连接,所述侧水冷壁上端与所述侧水冷壁上集箱连接,所述侧水冷壁下端与所述侧水冷壁下集箱连接,所述水冷风室膜式壁上端与所述水冷风室膜式壁上集箱连接,所述水冷风室膜式壁下端与所述水冷风室膜式壁下集箱连接;所述后拱水冷壁上端与所述后拱上集箱连接,所述后拱水冷壁下端与所述后拱及通道后壁下集箱连接,所述后拱水冷壁外侧设置有通道后壁水冷壁,所述通道后壁水冷壁上端与所述通道后壁上集箱连接,所述通道后壁水冷壁下端与所述后拱及通道后壁下集箱连接,所述通道后壁水冷壁外侧设置对流管束,所述对流管束上、下端分别与上、下锅筒连接,所述后拱水冷壁上方开设有烟气流通口,所述对流管束下方开设有烟气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四方锅炉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四方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36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层燃式复合燃烧双炉膛
- 下一篇:一种电加热器用防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