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硫化床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3846.8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6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汤红峰;朱勇军;王安厢;徐强;王世莉;吴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皖能电力运营检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水泵 除氧器 凝汽器 凝结水泵 循环硫化床 管道连接 冷却系统 依次连接 泵进口 补水箱 凝结水 吸入管 替代 母管 启停 电量 机组 节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硫化床冷却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凝补水箱、启动上水泵、除氧器,还包括凝汽器,凝汽器通过管道连接除氧器,在凝汽器与除氧器的管道上安装有凝泵,在凝泵进口母管处安装至少一路启动上水泵吸入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启动上水泵替代凝结水泵既可以实现具有一定压力的凝结水自身循环,又能够满足系统的需要,通过启动上水泵替代凝结水泵机组启停一次,可节约电量约28980KW·h。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循环流化床机组启动和停炉期间的一种节能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的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洁净煤燃烧技术。锅炉采用单锅筒,自然循环方式,总体上分为前部及尾部两个竖井。前部竖井为总吊结构,四周由膜式水冷壁组成。自下而上,依次为一次风室、密相区、稀相区,尾部烟道自上而下依次为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及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尾部竖井采用支撑结构,两竖井之间由立式旋风分离器相连通,分离器下部联接回送装置及灰冷却器。燃烧室及分离器内部均设有防磨内衬,前部竖井用敷管炉墙,外置金属护板,尾部竖井用轻型炉墙,由八根钢柱承受锅炉全部重量。锅筒亦称汽包,是自然循环锅炉中最重要的受压元件,主要用于电力生产中压高压亚临界锅炉中。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机组停运后,汽包需保持正常水位,待汽包压力降至0.2MPa,汽机停止向锅炉进水,破坏真空。因循环流化床锅炉超强的蓄热能力,机组停运后,主、再热系统仍有大量蒸汽进入疏水扩容器。为防止疏水扩容器、低压缸排汽超温,凝结水泵必须保持运行,提供一定压力的减温水。锅炉停运后3-5天后,方可停运凝结水泵。疏水扩容器是将压力疏水管路中的疏水进行扩容降压,分离出蒸汽和疏水,将蒸汽引入换热器或除氧器中,充分利用其热能,而疏水则被引入疏水箱中定期送入给水系统。主要是降低压力,如果高压蒸汽直接进入凝汽器,容易引起凝汽器超压,通过它可以降低压力,避免超压,同时里面有的还有减温装置,可以降低温度。
机组启动前,锅炉水压实验,汽机专业需启动前置泵向锅炉上水,因前置泵机械密封冷却水取自凝结水,故凝结水泵需提前启动。
凝结水泵流量860T/H,电机功率1000KW以上,即使凝泵变频运行,在以上两种工况下运行也是一种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机组启动前期或是炉子熄火的前期阶段提供一种循环硫化床冷却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设计一套冷却系统,包括通过对原有的凝结水系统改造:原来的系统连接由凝补水箱、启动上水泵、除氧器,凝汽器组成。在凝汽器与除氧器的管道上安装有凝泵,在凝泵进口母管处新增安装一路启动上水泵吸入管。
在上水泵吸入管上安装有隔离阀。
在上水泵吸入管上安装有滤网。
在启动上水泵出口管道上连接有碳钢管,该管道接至凝泵出口母管。
在碳钢管上装设隔离门。
在碳钢管上装设逆止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启动上水泵替代凝结水泵既可以实现具有一定压力的凝结水自身循环,又能够满足系统的需要,通过启动上水泵替代凝结水泵机组启停一次,可节约电量约28980KW/h。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皖能电力运营检修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皖能电力运营检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38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