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橫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密肋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4162.X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5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邵旭东;王衍;李玉祺;张法;喻满;李平辉;肖建忠;戴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湖南中路华程桥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肋 超高性能混凝土 底钢板 钢筋网 密肋 长连接件 剪力 技术方案要点 抗压性能 同一水平 一端连接 和面板 密肋板 上表面 抗拉 伸入 浇筑 平行 疲劳 | ||
一种无橫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密肋板,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肋易疲劳开裂、抗拉抗压性能较差,截面的利用效率低、成本高等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密肋(2)和面板(1),所述面板(1)设置在密肋(2)之上,其特征是:所述密肋(2)为纵肋(21),在面板(1)下设置两个以上的平行纵肋(21),所述纵肋(21)底部设置有肋底钢板(211),在肋底钢板(211)的上表面设置剪力长连接件(212),所述面板(1)中设有钢筋网,所述剪力长连接件(212)一端连接肋底钢板(211),另一端伸入面板(1)中的钢筋网内,其顶部与钢筋网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纵肋(21)与面板(1)通过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橫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密肋板。
背景技术
桥面板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和环境作用,是受超载、腐蚀、疲劳等不利因素影响最直接的构件,因此其工作状态将直接影响倒桥梁主体结构的耐久性和行车舒适性。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普通混凝土桥面板是目前桥梁工程应用的两种主要的桥面板形式。普通混凝土桥面板可较好地适应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或水泥铺装,行车效果较好,但由于普通混凝土抗拉强度偏低,导致其板厚较大,结构自重较大,难以适应大跨度桥梁的需求,且在湿接缝、负弯矩区、斜拉索锚固区附近易开裂。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具有自重轻、极限承载力大、施工周期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桥梁中,但由于钢桥面板刚度偏低,与沥青混凝土的粘结性和变形协调性能差等原因,使得运营多年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易出现疲劳开裂和铺装破损等病害。
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弹性模量、高抗压、抗拉强度和良好的徐变特性等优点,可以减小结构尺寸,减轻结构自重,提高结构抵抗荷载有效性和增大跨越的能力。因此,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发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桥面板可避免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开裂和铺装易损的难题,可减轻结构自重,适应大跨度桥梁需求,同时具有优异的抗拉性能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可解决普通混凝土桥面板易开裂的难题,耐久性好。
公告号CN 106758813 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钢混组合梁桥的超高性能混凝土井式肋桥面板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预制超高性能混凝土井式肋桥面板、矩形柱状槽口、上层钢筋、下层钢筋、簇钉群、高强灌浆料、湿接带钢筋以及湿接带混凝土。该发明的桥面板可发挥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压、抗拉强度高的力学特性,利用井式肋和面板组合,有效提高刚度、承载力、减小板厚。但是该井式肋桥面板肋宽度仅10cm~15cm,在保证良好施工性能前提下,受拉区配置普通钢筋数量有限,桥面板跨径较大时,难以适应高抗裂性能的需求。此外,宽度仅10cm~15cm板肋内配置普通钢筋,可能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内纤维分布产生不利影响。
公告号CN 107604815 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带模板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它主要由数块单元板拼接而成,单元板包括钢底板和设于钢底板上的超高性能混凝土面板,钢底板上焊接有用于连接超高性能混凝土面板的剪力连接件,每块钢底板为扁平的四棱台形薄壁钢构件,相邻的钢底板与位于桥面板下方的主梁的内部构件连接而使各钢底板连接成一体;在剪力连接件的上方沿顺桥向和横桥向分别设有连接成一体的钢筋,构成桥面板上缘受力钢筋网,钢底板和剪力连接件相应成为桥面板下缘受力钢筋及剪力钢筋,并共同作为桥面板的底模。本发明桥面板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可有效解决现有钢桥面所存在的容易开裂、桥面铺装破损等难题,但是这类组合桥面板整个底部均设置有钢板,一方面会显著增加桥梁结构用钢量,增加结构自重和造价,影响桥梁结构的跨越能力,另外一方面底板钢板对桥面板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将会形成强约束边界,实桥应用中现场浇筑、常温养护容易产生收缩开裂等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必须通过蒸汽养护等方式避免收缩开裂,这给施工带来不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湖南中路华程桥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大学;湖南中路华程桥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41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