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固后观测遗址土体色度差的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4309.5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7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裴强强;尚冬娟;周杰;王武彦;李志强;郭青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敦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G01N1/28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马正良 |
地址: | 7346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色度差 土体 色度 定性分析 自然环境因素 遗址 测试 标准试样 测试土体 定量指标 快速判断 区域土体 色度参数 色度对比 效果提供 主观因素 目测法 色差仪 土遗址 遗址土 观测 直观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固后遗址土体色度差的评价方法,使用NR20XE色差仪测试土体色度参数,结合标准试样色度与遗址土的色度对比,具有的操作简便、测试时间短、可快速判断加固后土体色度差的特点。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目测法中人为主观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对色度差测试的影响,将色度差这一定性分析因素转化为定量指标,通过定量描述色度差可直观的获得不同区域土体颜色的具体差异,为评价土遗址保护加固效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遗址加固工程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土遗址加固后,评价加固后观测土体与遗址体色度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西北地区遗存大量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土遗址,它们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在各种内外营力的作用下,这些土遗址受到不同类型病害和不同程度的破坏。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土遗址保护的相关研究,随着保护观念的不断科学化,人们对土遗址保护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保持原貌,修旧如旧”要求文物修复者们不仅要在形式上保持遗址的原貌,而且要求修复后遗址的整体外观、颜色与原遗址相似,如何科学有效的评价保护工作对遗址本体外观颜色的影响成为文物保护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遗址保护加固后,表面色度差是评价工程加固效果的重要指标,并且经常用作加固材料的选用依据。现今土遗址常用的评价加固前后遗址色差的方法主要为目测法,研究表明目测法简单直接、易被人们所接受,然而目测法存在下述问题:
一、目测法受观察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不同观察者对同一工程加固效果可能给出不同的评价结果。
二、目测法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强,尤其是受自然光线强弱的影响大,同一观察者在不同环境下对同一工程加固效果往往得到不同的评价结论。
因此,如何有效排除人为主观因素和屏蔽自然环境对评价色度差的影响,保持修复后的土遗址与原貌一样,为此,研究一种加固后观测遗址土体色度差的评价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该方法对遗址加固效果的评价,保护土遗址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固后观测遗址土体色度差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手段来实现:
一种评价土遗址加固前后土体色度差的试验方法,其步骤是:
步骤1:用土预备:施工用土取自交河故城,测定施工用土中易溶盐的总量以及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含量,即总盐,CO2-3,HCO-3,Cl-,SO2-4,Ca2+,Mg2+,Na+,K+,易溶盐总量测定采用烘干法并对施工用土进行易溶盐、施工用土颗粒度为0.1-0.01微米;
步骤2:制备试样,施工用土和烧烧料礓石改性土混合,烧烧料礓石含量为3%~8%,含量梯度为0.5%,加水搅拌,水灰比为5:1;制作5cm×5cm×5cm的标准试样,试样干密度为1.7g/cm3,每组制作3个平行样,并作记录;
步骤3:标准试样色度测试,试样放置于室内自然阴干,试验室温度控制在25℃±1℃,采用质量控制方法确定试块是否完全干燥,当24h内试块含水率变化小于0.5%时,标准养护28d;选用NR20XE色差仪测试土体色度参数L、a、b,测试,测试过程中使仪器端头与土体密贴,防止漏光,计算各试块与原土试块的色度差,色度差计算公式如下:ΔE=[ (ΔL)2+(Δa)2+(Δb)2]1/2;
步骤4:遗址土色度测试,选取交河故城南城墙体表面脱落区,测试脱落区微风化土体的色度参数L、a、b,并计算各标准试样与遗址体间的色度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敦煌研究院,未经敦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43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