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合译码方法及相关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4550.8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9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海;杨博;陈鹏;胡寅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13 | 分类号: | H04B7/0413;H04L1/00;H04W7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译码 方法 相关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联合译码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联合译码方法包括:第一设备通过获取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子载波质量信息,基于这些子载波质量信息获取该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上相对应的子载波数据,然后结合第一设备自身的子载波数据和获取的子载波数据进行联合译码。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基于第二设备的子载波的质量信息,获取第二设备的优质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进行联合译码,这样一来,第一设备在采用较高的MCS接收数据时,可以提高译码正确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合译码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已逐渐成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主流信号传输技术。所谓MIMO技术,即发射机包括多条天线,在进行信号发送时,发射机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频率上为多个接收机发送信号。并且,考虑到信号干扰的问题,发射机的多条天线中每相邻的两条天线之间的距离需要大于一定数值。基于此,由于受限于发射机的设备尺寸,发射机包括的天线的数量将是有限的,也即,通过MIMO技术发送信号时,信号传输效率将受到发射机的设备尺寸的限制。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升信号传输效率,提出了分布式MIMO技术。分布式MIMO技术是指协调多个在空间上互相独立的发射机在同一时间、同一频率上为多个接收机发送信号,其中,多个发射机中的每个发射机均具有独立的射频链路,且每个发射机可以包括多根天线。这样,在发送信号时,就可以通过部署更多独立的发射机来进一步提升数据传输效率,同时又可以保证每个发射机的设备尺寸不必过大或过于复杂。
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用于表示通信链路的信道属性,它描述了信号在每条传输路径上的衰弱因子。对于子载波而言,同一对收发天线间各个子载波的CSI是不一样的。衰弱越深对信号衰减越大,可能导致信号接收失败。
现有技术中,不同子载波采用不同的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Scheme,MCS),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通常根据所有子载波的信号强度,选择一个合适的MCS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同时采用动态MCS调整策略,先尝试采用高的MCS,发送失败后采用低的MCS进行数据发送。使用动态MCS调整策略来克服子载波深衰弱的不利影响,部分子载波深衰落拉低了信道所有子载波的MCS,本来大部分子载波可以使用较高的MCS,由于部分子载波的深衰弱,只能使用较低的MCS,若此时所有子载波仍然采用较高的MCS,会降低接收设备译码正确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联合译码方法及相关设备,能够提高接收设备的译码正确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联合译码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分布式MIMO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子载波质量信息,所述子载波质量信息为信源设备向该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传输数据所使用的子载波的质量信息;第一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子载波质量信息之后,基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子载波质量信息获取该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子载波数据;
所述第一设备基于自身的子载波数据和所述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子载波数据进行联合译码。
其中,第一设备也可以称为主接收设备,第二设备也可以称为辅接收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第一设备通过获取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子载波质量信息,基于这些子载波质量信息获取该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子载波数据,然后基于自身的子载波数据和获取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子载波数据进行联合译码。现有技术中,由于受到子载波衰弱的影响,子载波传输数据时若采用较高的MCS,会降低接收设备的译码正确率。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基于第二设备的子载波的质量信息,获取第二设备的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并进行联合译码,这样一来,第一设备在采用较高的MCS接收数据时,可以提高译码正确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45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工业纯铜耐腐蚀性能的方法
- 下一篇:预监画面显示方法及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