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蘑菇状高扭力棘轮扳手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4816.9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2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毕程程;高毅;李洋;刘玉龙;王宁;李应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7/02 | 分类号: | B25B17/02;B25B13/46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盖 后齿轮 底盖 双联齿轮 啮合 前齿轮 扳柄 棘轮扳手 齿轮组 高扭力 蘑菇状 前齿 活动连接有 双联大齿轮 拆卸螺栓 活动卡接 快速操作 结构物 蘑菇伞 小齿轮 中齿轴 轴转动 顶接 端盖 盖状 后齿 省力 双联 下端 旋拧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蘑菇状高扭力棘轮扳手,包括相互扣合的顶盖和底盖,顶盖和底盖内设置有齿轮组,齿轮组包括依次啮合的前齿轮、双联齿轮和后齿轮,前齿轮、双联齿轮和后齿轮分别通过前齿轴、中齿轴和后齿轴转动设置在顶盖和底盖之间,所述后齿轮活动连接有扳柄,所述扳柄通过调节机构与后齿轮活动卡接,顶盖的形状和底盖的形状均为头部窄、尾部宽的蘑菇伞盖状,双联齿轮的双联大齿轮与后齿轮啮合,双联齿轮的双联小齿轮与前齿轮啮合,前齿轴的下端穿过底盖设置有四角接头。本发明在安装或拆卸螺栓时,端盖和顶盖可顶接在结构物上,不仅操作省力快捷,而且旋拧力矩大、扳柄活动范围广,可在狭小的空间内快速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栓拆装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蘑菇状高扭力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棘轮扳手是一种手动松紧螺栓的工具,由不同规格尺寸的主梅花套和从梅花套通过铰接键咬合的方式连接而成,通过调节不同的限制块作用的位置,可使得扳手在不需要与螺栓脱离的情况下始终沿顺(逆)时针方向拧紧(拧松),同时活动扳柄可以方便地调整扳手使用角度,因而适用范围较广。
在工业设备安装过程中,常常使用棘轮扳手拧紧和拧松螺栓。为了确保棘轮扳手能提供足够的力矩,通常扳柄设计的很长,在操作空间开阔的情况下是可行的,甚至可以在扳柄后端套设钢管以增加力矩。但是在狭小的空间,各部件相距较近,棘轮扳手能旋拧的角度极为有限,因此不得不增加旋拧的次数,同时,从力学角度分析,手对活动扳柄施加的力在螺栓处形成力矩,应当由人体的其他部位与结构之间支撑后形成的力矩抵消,通常是通过身体、脚或手来充当抵消力矩的部位,长期受到集中力的压迫会给人造成很大的不舒适感。
为了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现出现了很多的液压力矩扳手,通过液压给扳手提供拧紧或拧松的动力,并通过延伸出来的部位将反力传递到结构物上,因而操作人员不需要承受反力矩的作用。但是,绝大多数液压力矩扳手的本体比较重,且需要配合液压扭矩扳手专用泵站、双联高压软管以及高强度重型套筒等设备,搬运和操作起来比较消耗体力。对于一些特殊的设备需要到项目现场去安装,无疑给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
申请日为2016.02.06、申请号为201610083133.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扭力快速驱动棘轮扳手:包括一本体、一棘轮、一传动杆与长销。本体除了结合可转动的棘轮以外,还能引导传动杆沿直线来回移动。以长销限制传动杆位移的距离,通过一定齿数比的啮合关系,将传动杆的动能转换成棘轮的旋转动能。尤其是在狭窄的空间,单手操作棘轮扳手执行锁紧或拆卸作业。该发明充分利用了齿轮组之间的啮合关系,可以实现力矩的低入高出,也可以实现高入低出,但是其反力矩仍然由操作人员来提供,没有很好的借助外力作用,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依旧很大。另外,该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结构复杂,需要多种尺寸很小的零部件相互装配,装配困难、制造成本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48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