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75391.3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0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酒井美铃;田代裕树;益永孝幸;久野胜美;寺田贵洋;内井敏之;饭岛崇文;吉野智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1H33/91 | 分类号: | H01H33/91;H01H9/5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英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断路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气体断路器内的流路中流动的灭弧性气体的压力损失、并且能够提高对灭弧性气体的除热性能的气体断路器。实施方式的气体断路器具有设于灭弧性气体的流路的除热单元。除热单元具备多个板状的除热部件以及保持部。多个板状的除热部件分别与在流路中流动的灭弧性气体接触而对灭弧性气体进行除热。保持部将多个板状的除热部件以分别在厚度方向隔开间隔并层叠的方式进行保持。除热部件具有上游侧端部、下游侧端部、最厚部。上游侧端部以及下游侧端部分别设于灭弧性气体的流动的方向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最厚部设于从上游侧端部至下游侧端部之间。除热部件的厚度从上游侧端部经过最厚部至下游侧端部之间连续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气体断路器。
背景技术
以往,气体断路器具有如下功能:通过对在切断电流时在电极间产生的电弧喷吹SF6气体等灭弧性气体,使电弧灭弧。由于灭弧性气体一般在达到高温时绝缘性能降低,因此在向电弧的喷吹中被加热后需要进行除热。
因此,这种气体断路器在上述的电极间的下游侧具备构成用于灭弧性气体的除热的流路的例如冷却筒。在此,在基于冷却筒的除热性能不充分而灭弧性气体的绝缘性能降低了的状态下,在作为气体断路器的壳体的接地电位的箱与收容于该箱内的高电压的冷却筒之间,可能发生绝缘破坏。在考虑了这种绝缘破坏的课题的情况下,为了在箱与冷却筒之间隔开一定以上的间隔,而在气体断路器内确保了相对较宽阔的空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9205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1-20871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1222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用于设置气体断路器主体的设置空间的缩小化、气体断路器中的构成部件的材料费的削减等,要求使气体断路器小型化。在要实现气体断路器的小型化的情况下,考虑上述的绝缘破坏的课题的话,则提高对灭弧性气体的除热性能是重要的。进而,对于用于提高除热性能的结构,还需要考虑流过冷却筒等的流路的灭弧性气体的压力损失。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流过流路的灭弧性气体的压力损失、并且能够提高对灭弧性气体的除热性能的气体断路器。
实施方式的气体断路器,具有设于灭弧性气体的流路的除热单元。除热单元具备多个板状的除热部件以及保持部。多个板状的除热部件分别与在所述流路中流动的灭弧性气体接触而进行对灭弧性气体的除热。保持部将多个板状的除热部件以分别在厚度方向隔开间隔并层叠的方式进行保持。另外,除热部件具有上游侧端部、下游侧端部、以及最厚部。上游侧端部设于所述灭弧性气体的流动的方向的上游侧。另一方面,下游侧端部设于所述流动的方向的下游侧。最厚部是设于从上游侧端部至下游侧端部之间的厚度最厚的部位。而且,除热部件的厚度在从上游侧端部经过最厚部至下游侧端部之间连续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的气体断路器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内置于图1的气体断路器的除热单元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2的除热单元所具备的流线形的除热部件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使图3的除热部件彼此在厚度方向上移位而配置的例子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菱形形状的除热部件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椭圆状的除热部件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对图1的气体断路器配置了两个除热单元的例子的剖面图。
图8是用于说明除热单元的分析条件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除热单元的各部分的尺寸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53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真空灯泡的接触设备
- 下一篇:一种非接触式自动复位开关结构